長江從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磯的420公裡河段,因流經古荊州地區,故又稱荊江。荊江迂回東流於江漢平原與洞庭湖平原之間,以藕池口為界又分為上荊江與下荊江兩段。上荊江長180公裡,以彎曲性和週期性展寬為特徵,河床曲折率為1.7左右,屬一般性彎曲型河道。河道中心灘與江心洲眾多,全河18個江心洲中,有16個分佈在上荊江。上荊江還具分汊型河床特色。下荊江長240公裡,兩端直距僅80公裡,河床曲折率約為3,以自然截彎取直為特徵,僅百年來就發生自然截彎十餘次(最近發生的的是1972年石首縣六合垸自然截彎),屬典型蜿蜓型河道,有“九曲回腸”之稱。下荊江兩岸牛軛湖星羅棋佈,如尺八口、月亮湖、沙灘子、大公湖、西湖等。其中尺八口牛軛湖長達21公裡,寬1公裡,1910年自然截彎前河曲頸僅半公裡,截彎後上下口門淤塞成湖。

  “萬裡長江,險在荊江。”長江洪水約有一半來自宜昌以上。19世紀以來,從宜昌下來的洪水超過6 萬立方米/秒的就達22次,1870年曾出現10.5萬立方米/秒的特大洪水,而荊江河槽加上分流到洞庭湖的水流在內,僅能安全通過5~6萬立方米/秒,洪水來量與河槽泄量不相適應,多次釀成洪災。又因長江從上遊挾帶大量泥沙,在平緩、彎曲的荊江沉積,使河床淤高,水流渲泄不暢,加劇瞭洪水威脅。明嘉靖年間北岸荊江大堤聯成整體,以後堤身不斷加高,成為規模宏大的荊江大堤,保障瞭江漢平原的安全。但目前有的堤頂已高出地面12~16米,形成水高田低的危險局面。由於明以來推行“舍南救北”的治水方針,荊江洪水向南分流,南岸地面逐年淤高,現已高出北岸地面5~7米,更威脅北岸荊江大堤。荊江南岸原有4口分泄長江洪水入洞庭湖,對減輕荊江防洪壓力有重要作用。現調弦口已於1958年堵死,其餘3口由於泥沙淤積,分流量也不斷減少,加之圍湖造田,使荊江分泄洪水的能力日趨減小。50年代始對荊江進行整治。1952年在南岸公安縣境興建荊江分洪工程,包括54孔進洪閘、32孔節制閘及可蓄納50多億立方米洪水的分洪區,並整修加固荊江大堤。1954年長江發生百年未有的大洪水時,荊江分洪工程3次開閘分洪,削減瞭荊江洪峰,降低瞭沙市洪水位近1米,保住瞭荊江大堤。1967年和1969年又先後對中洲子和上車灣實施截彎取直,擴大瞭荊江泄洪量,降低瞭洪水位,加上六合垸自然截彎,共縮短荊江航運裡程78公裡,同時改善瞭兩岸農田的防洪排澇條件。1975年以來,又加固瞭荊江大堤的險惡堤段,使荊江大堤抗禦洪水的能力有所增強。

荊江分洪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