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新興工業城市,省轄市。位於省境東南部,南倚太行山與河南省相接,太焦鐵路通過。轄2區及沁水、陽城、高平、陵川4縣。面積9490平方公裡,人口191.94萬;其中市區面積2170平方公裡,人口65.57萬。漢置高都縣,隋改為丹川縣,五代後唐名晉城縣。清改稱鳳臺縣。1914年複名晉城縣。1983年改縣為市,1985年改為地級市。工業較發達,煉鐵歷史千餘年。礦產資源有煤、鐵、硫磺、鋁、錳、石膏等。現有採煤、鋼鐵、機械、電力、建材、化工、紡織、制革、玻璃、陶瓷瓷、食品等工業部門。農作物中以小麥、玉米、谷子為主,棉花、花生、芝麻種植較廣。巴公以大蔥著稱。晉城山楂是省內外名產,陳溝所產尤佳。市境東南寺南莊的青蓮寺是國內著名的凈土宗道場,有大佛殿、藏經閣、石塔、碑碣等文物。東北府城的玉皇廟有二十八宿塑像。西門外沙河上的景德橋,全部石砌。太行關又稱天井關,向為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