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國中部偏北。簡稱甘,又簡稱隴。介於北緯32°36′~42°47′,東經92°10′~108°43′。東接陝西,南鄰四川,西連青海、新疆北與寧夏、內蒙古兩自治區毗鄰,西北—隅和蒙古接壤。省境從東南部的涇、渭河平原向河西荒漠內流區斜長綿亙。面積45.4萬平方公裡,1990年人口2237.1141萬。轄7地區、2自治州、5地級市、8縣級市、60縣、7自治縣。省會蘭州市。

自然條件

  甘肅地處中國東部濕潤森林草原向西部幹旱荒漠草原與高寒荒漠草甸草原的過渡帶,亦為華北、華中、西北與青藏的交錯毗鄰區,以及東部農業區與西部遊牧畜牧區的過渡帶,自然條件復雜多樣,具有明顯的過渡性。

  地質與地貌 省境西南部的祁連山、阿尼瑪卿山及西秦嶺都是地質構造的活動帶,屬祁連褶皺系和秦嶺褶皺系,由於大規模的巖漿活動,生成多種金屬礦產。尤其是走廊南山—冷龍嶺,與其南北兩側的烏蘭達坂—拉脊山及河西走廊等構造帶中礦藏最豐。在復背斜內形成巨型的鐵、銅、錳、磷等礦帶。在走廊以北龍首山斷裂帶,有銅鎳及少量釩鈦礦的生成。在走廊中諸盆地內,多有富集的煤層和石油構造。東北部隴山以東及祁連山以北廣闊地面,地表較少起伏,多高原殘丘和準平原,覆蓋有第三紀及第四紀疏松層。

甘肅省政區簡圖

  甘肅是以高原、山地為主的省區。全省可分為隴南山地、隴中黃土高原、甘南高原、祁連山地、河西走廊、北山山地等6類地形區。地勢西南部特高,海拔3000米以上;而東、北、西三面均低於千米。最高峰為甘、青兩省的界山祁連山主峰團結峰,海拔5808米;最低點則在隴南白龍江中遊文縣罐子溝,海拔僅550米。全省地勢呈階梯狀下降,分為明顯的三級地勢區。

  山原 包括阿爾金山東段、祁連山大部、甘南高原及岷迭山原,占全省面積20.2%,海拔高於3000米,中有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多現代冰川。高山草甸草原為夏季天然牧場。

  中山地段 除上述山原邊緣的前山帶外,還有分佈在河西、隴中、隴南的中等山地,占全省面積20.6%。海拔2000~3000米。大部是天然森林、草場與重要礦藏分佈區。

  高原、中低山 包括隴中黃土高原、隴南山地及河西走廊與北山大部,占全省面積59.2%。海拔低於2000米。土地利用程度高,人口最多。尤以河西綠洲與東部各河谷川臺地,為本省開發利用及經濟發展精華之所在。其中東部外流區各河流的中下遊谷地,由於緯度和海拔均低,氣溫高,屬亞熱帶和暖溫帶氣候,宜於多種經濟作物的種植。

  氣候 甘肅深居內陸,具有明顯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類型十分復雜,大致由隴南的北亞熱帶與暖溫帶濕潤區,漸向隴中暖溫帶半濕潤與溫帶半幹旱區,河西溫帶、暖溫帶幹旱區及祁連山地高寒半幹旱、半濕潤區,甘南高寒濕潤區過渡。冬春幹旱而少酷寒,夏季多暴雨而冷暖變化大,年降水變率大。

  南部的文縣、武都年均溫在15℃左右,北部的景泰、金塔在8℃左右,海拔3000米以上的烏鞘嶺低於0℃。10℃以上活動積溫,隴南南端在4500℃以上,隴南北端各河谷及河西走廊西部多在3000℃以上,祁連山區及甘南高原則在2000℃以下,其餘部分在2000~3000℃。全省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均大,河西日較差達12~16℃。全省最低溫-33.7℃與最高溫42.8℃均出現在河西西部。降水的年變化和地區變化更大,年降水量從東南的807.5毫米到西北減為36.8毫米。省境日最大降水量為25~190毫米。本省光照足,熱量大。除隴中南部外,年日照時數達2400小時以上,河西大部逾3200小時。但不同地區每有不同程度的災害性天氣,如河西的大風、沙暴及幹熱風,隴中的幹旱、冰雹、霜凍等常給農業帶來危害。

  植被與土壤 甘肅植被、土壤類型復雜多樣,隴南山地針闊葉混交林下,發育著黃褐土。其中,在徽成盆地以北的中心丘陵地帶分佈有山地褐色土和山地棕壤;隴東黃土高原廣大塬區及其邊緣臺地區,地帶性植被為森林草原和草原,但由於大都已被開發利用,天然植被保存無幾,發育黑壚土;隴中地區植被則屬草原向荒漠草原的過渡類型,兼有荒漠草原和草原,發育灰鈣土,唯興隆山、馬銜山分佈有雲杉和山楊林等;河西走廊一帶多屬荒漠和半荒漠,土壤以灰棕荒漠土為主。河西走廊嘉峪關以西植被更為稀疏,土壤多屬棕色荒漠土;甘南高原屬溫帶森林草原垂直帶向高寒草原過渡帶,發育山地草原土和山地草甸土。此外,在省境各大河谷平原和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還發育有草甸土和沼澤土。在隴東南河谷地帶尚有水稻土。北部和西北部靠近沙漠地帶則有風沙土等。境內有秦嶺、祁連山地、甘南高原以及興隆山和馬銜山等山體植被、土壤垂直變化則因山地所處自然環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水文 甘肅河流皆發源於西南山原,呈放射狀向西北、東及東南分流,大致以冷龍嶺、烏鞘嶺至景泰長嶺山一線為界,西北部屬內流區,東南部屬外流區。內流區主要有哈爾騰河、疏勒河、黑河及石羊河四水系,均源山祁連山,除前者外,其餘三水系均切穿河西走廊南山,流至走廊平地,形成廣闊的沖積扇與洪積戈壁灘及其前緣綠洲與鹽堿灘。外流區河流分屬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橫貫隴中的黃河,由積石峽至黑山峽(省境內長420公裡)間,形成一束一放的十大峽谷與九個盆地。峽谷如劉傢峽、鹽鍋峽均為優良壩址;盆地則為重要城鎮之所在,如蘭州、靖遠等。華傢嶺以南的渭河及隴山以東的涇河兩水系,均東流至陜西,匯入黃河。北秦嶺為渭河和西漢水的分水嶺,也是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甘肅省

  全省年徑流總量為617.1億立方米。但地面水地區分佈不均,省境黃河流域占全省徑流總量62.4%,長江流域占20.3%,而占全省土地面積61.6%的內陸流域僅占17.3%。且季節變化較大,一般6~9月為洪水期,約占年總水量60%,冬春旱季為枯水期,小河多斷流。本省河流年輸沙總量達6.51億噸,90%集中於隴中黃土區,水土流失嚴重。全省年徑流量在1億立方米以上的河流共有30多條,為本省主要的水利資源,現已發展灌溉地達86.3萬多公頃,約占全省耕地面積的24.3%。地下水較豐富,僅主要農牧區即有靜儲量1.4萬億餘立方米,動儲量年有68億多立方米。

  自然地理區 在中國綜合自然區劃中,省境分屬於4個自然地理區。

  黃土高原森林草原、幹草原區 省境隴東、隴中屬此區。面積約占全省面積的25%。由新、老黃土層覆蓋在甘肅群紅層或更古老基巖之上,由河谷至山頂,一般分為河漫灘、川地、坪地(三、四級階地)及塬、梁、峁(嘴)地與個別突起在黃土塬上的石質山嶺層狀地貌。包括4個亞區:陜北隴東丘陵溝壑亞區;陜北隴東切割塬亞區;隴中切割丘陵亞區和隴西北切割丘陵亞區。

  北亞熱帶秦嶺、大巴山混交林區 位於省境東南部。屬此區的秦嶺山脈亞區,為省內唯一具有北亞熱帶氣候及豐富生物資源地區,面積僅占全省面積的8.3%。地形上具有山高、谷深、石多、土少、水急、路險等特點,白龍江幹流各峽谷,相對高度多在千米以上,交通困難。全區屬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向夏綠林與亞高山針葉林的過渡帶。動植物資源豐富,全區約有喬木500多種,為甘肅樹種最多地區。並多冰川時期的孑遺植物,森林面積約占全區面積29.8%,為全省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地區和中國中藥材寶庫之一。主要珍稀動物多見於白水江流域山地區(見白水江自然保護區)。

  羌塘高原、青南山地高寒草原、山地草原區 位於省境西南隅,甘南藏族自治州大部屬之,通稱甘南高原。面積僅占全省面積6.8%。為青藏高原東緣伸入省境的部分。水系為黃河上遊河曲幹流與其支流洮河、大夏河上遊區及長江水系的白龍江上遊部分。植被為溫帶森林草原垂直帶向高寒草甸草原的過渡帶。土壤為山地草原土與山地草甸土。本區大部海拔在3000米以上,為甘肅良好的天然牧場與畜產基地。高原東南邊緣的山地陰坡有不少天然森林、珍貴動物及藥材等。

  阿拉善高原溫帶荒漠區 包括省境冷龍嶺、烏鞘嶺、一條山一線以北屬之,面積占全省面積59.8%,為省內最大自然區。區內河西走廊綠洲主要依靠山前潛水露頭,發育成富庶的綠洲農業與重要城鎮。可區分為馬鬃山地亞區、阿拉善高原亞區和河西走廊中、東段等3亞區。

發展簡史

  甘肅隴中的涇、渭上遊諸河谷為中華民族發祥地與華夏文化搖籃。省境早屬禹域雍、梁之地。春秋戰國時,隴中為諸戎所據,河西分由匈奴、月氏、烏孫諸族占領。涇、渭河谷的秦國與羌戎雜居。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滅義渠、狄戎後,在隴中設置隴西郡與北地郡、秦代渭河上遊今秦安一帶和涇河流域今涇川、寧縣等地農業有較大發展,其他地區仍多以經營畜牧業為主。漢武帝時,由隴西、北地二群分置天水、安定、武都三郡。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於河西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開辟瞭中原地區通向西域的走廊。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又分置金城郡,因而有河西五郡之稱,俱屬涼州部,後漢亦稱涼州,治隴縣。西漢時期在河西地區實行軍屯和民屯,興修水利,傳入中原生產技術,進行大規模開發,農業和養馬業均得到發展,河西遂成為“倉廩豐足,牛馬佈野”和“民庶殷富”的地區。這一時期,由於隴東地區大量移民,大片草原和森林逐步辟為耕地。總之,今省境於漢代分屬涼州、朔方及益州,共計11郡92縣(道),為省境有統一政區的開始和郡、縣(道)最多的時期。

  至三國魏時,在隴右分置秦州,故稱甘肅為秦涼之地。晉永嘉之亂以後,分為西秦五涼。隋唐以前,蘭州曾是中國通向中亞、西亞,甚至歐洲的交通要地。歷史時期的“絲綢之路”自長安經省境東部到涼州武威進入河西走廊,其形成和暢通,促進瞭甘肅農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和繁榮。隋統一全國以後,“絲綢之路”又出現商旅不絕的盛況。武威的經濟、文化隨之發達,並成為國際貿易城市,而敦煌則成為中西交通的門戶,經濟、文化更趨繁榮昌盛。唐貞觀元年(627)中國劃分為十道,省境隴東的涇、寧、慶、隴四州屬關內道;隴南的成、文二州屬山南道;隴西、河西及甘南均屬隴右道,即為甘肅簡稱“隴右”之始。整個隋唐時期,河西農田水利和屯墾再度興盛,農業發達,積糧甚多。渭水上遊和隴南繼續得到開發,森林遭受大面積的破壞和采伐,水土流失日益嚴重。歷史上隴東曾為重要的牧區,唐以後隴東農業日趨發達。宋初省境屬陜西路,後分置秦鳳路(1072),兼屬永興軍路;朔方、河西之地皆屬西夏。北宋以後,隴東已成為穩定的農耕地區。

  元初省境尚屬陜西省,1281年分置甘肅行省,省會張掖,領有河西及河湟、寧夏等地,河東大部仍屬陜西省。明廢甘肅省,屬陜西佈政使司及陜西行都司(河西),領諸衛所。明代,於慶陽、平涼、鞏昌、臨洮等老農業區設府,在邊陲新農業區設衛,以屯養軍,執行安置流民和移民墾種政策。同時,在酒泉、張掖、臨澤、山丹等地大興水利和移民,繼續重視河西的開發,促進瞭甘肅農業的發展。明代以後,隨海上交通發展,“絲綢之路”逐步被取代,加之連年戰亂及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甘肅經濟日漸衰落。清代,於甘肅又繼續墾荒興屯,農業人口隨之大增。清康熙五年(1666)改名甘肅佈政使司,移治蘭州。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甘肅領九府,六直隸州。此後,到19世紀70年代,甘肅近代工業開始萌芽,但其發展極其緩慢。清光緒十年(1884),由甘肅分出新疆省。1928年又分出青海、寧夏二省。1954年撤銷寧夏省,並入甘肅省。至1958年,甘、寧二次分省,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1969年阿拉善右旗和額濟納旗,由內蒙古自治區劃歸甘肅省轄,至1976年上述兩旗復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55年以來,因省境內特有礦產的開采和冶煉而新興的城市,有白銀(銅)、金昌市(鎳)、嘉峪關市(鋼鐵)、玉門市(石油)。

人文概況

  人口與民族 甘肅人口分佈極不均勻,歷史變化亦大。20世紀初,省境人口約600萬,由於旱災、地震、疾疫、戰爭等原因,使全省人口增長極為緩慢。1942~1990年人口增長迅速,加之外地人口大量遷入,全省人口猛增到2237.114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約占總人口的22.04%。全省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裡49人,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每平方公裡118人),在西北5省區中,次於陜西和寧夏,高於青海和新疆。省內人口分佈一般由東南向西北人口逐漸稀少。隴中黃土區每平方公裡平均為118人,各河谷則超過200人;隴南山地為61人,河谷則超過200人。甘南高原、河西荒漠區為13~14人,而大部山地與戈壁、沙漠區,每10平方公裡尚不到1人。但河西綠洲區每平方公裡約201人,綠洲耕作區達575人。高者達750人。

  甘肅是多民族聚居省區之一。在省內的11個民族中,以漢族人口最多,約有1802萬人,占全省人口92.1%,分佈遍及全省。回、藏、東鄉、裕固、保安、蒙古、哈薩克、土、撒拉等少數民族,人口約有154.9萬人,占總人口的7.9%,多集中於各民族自治州及自治縣。其中以回族人口最多,約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61.4%,藏族占19.7%,東鄉族占15.4%。其餘各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及少數民族人口均不到1%。

  經濟概況 甘肅1949年以前經濟、文化落後,人民多從事較原始的農牧業。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境內石油、煤、鐵和多種金屬的開采利用,甘肅一躍而為以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屬冶煉為主的新興工業基地和中國西北工業較發達的省區。農、牧、副、漁也有瞭相應的發展。

甘肅省農林牧業及農業區

  農業 甘肅土地遼闊,自然條件復雜多樣,草場資源較豐,並有一定面積的天然森林,但降水量少而變率大,幹旱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威脅,農業以旱作為主,全省約有耕地353.2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8%。耕地中約有75%為旱地,水澆地及水田約占25%。

  ① 農作物以糧食作物為主,小麥、玉米、馬鈴薯及糜、谷5種高產抗旱糧食作物占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和糧食總產的80%和82%。其中以小麥分佈最廣,東南部以冬小麥為主,西北部則以春小麥居多。秦嶺以北多耐旱的糜子和谷子。隴南則以玉米和薯類為主,甘南高原多青稞。

  ② 經濟作物分佈廣,品質優。胡麻為重要而廣佈的油料作物,以蘭州附近各縣分佈最為集中。本省土特產種類繁多,如“三紅”蘋果、白蘭瓜、黑瓜籽、百合、當歸、蘭州水煙、杏仁、黃花菜等。當歸、大黃、黨參及黃(紅)芪、甘草等為傳統出口商品。野生栽培藥材產量居中國第2位。玫瑰精油年產500千克左右,占全國產量80%以上,遠銷海外。

  ③ 全省天然森林面積135.45萬公頃,森林覆被率約為2.98%,林木總蓄積量為1.608億立方米。天然森林分佈極不均勻,主要集中於東部和南部山地,白龍江、洮河流域一帶為省內木材生產基地。本省主要用材林樹種有雲杉、冷杉、油松、華山松、落葉松、泡桐、椴樺、青岡及各種楊樹等,主要經濟林木有核桃、油桐、杏、板栗、杜仲、漆樹、白蠟、栓皮櫟、烏桕、花椒等,大部分佈於隴南河谷北亞熱帶區。20世紀50年代以來,大力營造用材林、防風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及經濟林等。

甘肅藏族自治州牧場

  ④ 甘肅草原面積居全國第5位。全省約有草原面積1366.7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0.1%。農區還有宜牧的草山和草坡466.7萬公頃。草原類型豐富,主要產犛牛、黃牛、犏牛、馬、羊等。甘南、河西及隴中北部為省內主要牧場,是中國重要牧區之一。尤其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歷來以牧為主,或半農半牧。甘南高原河曲馬、歐拉羊為中國有名的優良牲畜品種。

  ⑤ 漁業基礎較為薄弱。全省雖有淡水水面2.2萬公頃,但利用極差,現僅利用部分塘庫水面發展水產養殖。

  農業區 全省大致可分為4大農業區:

  ① 隴南山地林農區。區內的白龍江、西秦嶺、嘉陵江、小隴山等林區天然及次生林分佈廣,生物資源豐富,並有亞熱帶經濟林、野生珍貴動物和藥材等。農作有冬麥、水稻、秋雜糧、玉米,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

河西走廊綠洲

  ② 甘南高寒牧農區。海拔3000米以下的谷地可種植耐寒農作物;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為純牧區,是全省主要牧場。大夏河及白龍江中上遊為重要林區,有較豐富的野生珍貴動物及藥材。

  ③ 隴中黃土旱農區。有太子山、馬銜山、隴(關)山及子午嶺等天然及次生林區。從南至北,由冬麥、玉米、高粱二年三熟逐漸向春麥、夏雜糧、馬鈴薯、糜谷一年一熟地帶和半農半牧區變化。中南部河谷川塬為全省產糧中心;中北部梁峁溝壑,廣種薄收,水土流失及旱災嚴重。

  ④ 河西綠洲灌溉農區。祁連山地東段陰坡有以雲杉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與名貴藥材。廣大地區為天然牧場及荒漠牧區。綠洲農區為河西地區精華所在,耕地面積約占全省的17%,水澆地面積則約占全省的56%,適宜於小麥、玉米和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的發展,每年提供的商品糧約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是甘肅和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本區屬春麥夏雜糧、玉米、糜谷一年一熟地帶。盛產優質棉花、大麻、甜菜、油菜、瓜果等經濟作物。

  工業 甘肅近代工業始於19世紀70年代。直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僅玉門油礦初具規模,工業基礎甚為薄弱。50年代以後,甘肅為中國內地重點建設省區之一,現已建為中國重要有色金屬、石油、化工、石油機械基地和中國西北工業較發達省區。工業主要分佈於省內各大河谷、重要交通線及主要礦產地。其中,蘭州市是甘肅重要的機械、石油、化工及紡織工業基地,天水市也為重要工業城市,為省內機械、電工器材和紡織工業基地。

  ① 甘肅工業以重工業為主,其中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屬和機械工業等基礎較好,在中國工業體系中地位重要。其次,有電力、煤炭、鋼鐵和建材等工業部門。甘肅石油開采較早,石油河中遊的玉門(老君廟)油礦是中國最早的石油工業基地,隴東的慶陽城則為長慶石油產地的中心。煉油工業以蘭州為重要,主要生產多品種、高檔的石油產品。化學工業則生產化纖及化肥等產品,所產合成橡膠居全國首位。機械工業主要生產石油化工、礦山勘探及采掘、通用機器等多種工業機械和鐵路車輛、汽車修造等交通運輸機械以及農業機械等。電力工業以蘭州及其附近地區規模為較大,蘭州西固熱電站與新建的劉傢峽(見劉傢峽水電站)、鹽鍋峽、八盤峽3座大型水電站組成瞭蘭州電力網。鋼鐵工業主要有酒泉鋼鐵聯合企業,生產鋼鐵、焦炭等產品,采煤工業較大的有窯街、靖遠、阿幹鎮和華亭等煤礦。省境有色金屬礦藏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有色金屬礦藏達60處,其中大型、特大型礦床有9處。礦藏中的鎳、鈷等13種金屬的儲量居中國首位。1990年10種主要有色金屬共生產25萬多噸,居中國第3位。其中氯化稀土元素綜合生產能力居世界第3位。白銀(銅、鉛、鋅、鋁)、金川(鎳、銅、鈷及鉑族元素)、靖遠(稀土)、西成(礦產品)為本省四大有色金屬生產基地。

甘肅省主要工礦業

金川冶煉廠一角

  ②輕工業以食品和紡織為主,其他有制革、醫藥、造紙等。其中,食品工業中以糧油加工分佈最為普遍。紡織工業有毛紡、棉紡和化學纖維紡織等。所產毛毯、地毯等產品遠銷國外。傳統手工藝品以酒泉夜光杯、天水雕漆和甘肅洮硯等著名。

  交通運輸 甘肅近代交通落後,與東部各省聯系甚為不便。20世紀50年代以來,甘肅的鐵路、公路及航空運輸發展迅速,逐步形成以蘭州為中心的現代化陸、空交通網。①鐵路運輸主要有天蘭、蘭新、包蘭、蘭青等4條幹線和甘(塘)武(威)、寶(雞)成(都)線、蘭(州)長(征)線、蘭州—小川線,以及蘭州、金昌、嘉峪關、玉門等市郊支線,聯系著省內重要城市及鄰近省區,組成本省交通運輸網的骨幹。蘭州已成為中國西北鐵路交通的樞紐,1990年又建成中國規模最大的伸長式鐵路樞紐。②公路通車裡程已達3.2萬多公裡,省境縣市和98.5%的鄉通汽車。主要公路有西(安)蘭(州)、甘(肅)新(疆)、蘭(州)青(海)、華(傢嶺)雙(石鋪)、蘭(州)郎(木寺)等幹線,分別與陜、新、寧、青、川等省區相聯。③航空運輸亦以蘭州為中心,有通往北京、成都、上海、烏魯木齊、西寧、廣州等大城市的航線,還有通往省內的酒泉、敦煌、慶陽、天水等地的班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