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趙禎

  北宋第四代皇帝。1022~1063年在位。年號先後為天聖、明道、景祐、寶元、康定、慶曆、皇祐、至和、嘉祐。宋真宗趙恒之子。天聖、明道十餘年間,由章獻太後垂簾聽政。他在位期間,科學文化有一定發展,但各種社會矛盾也進一步尖尖銳。土地兼並日趨嚴重,“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並冒偽習以成俗”。皇祐元年(1049)全國軍隊總數增至一百四十萬,達到北宋養兵的高峰。軍費開支占財政收入的十之七八。官員數目也超過真宗時約一倍。康定、慶歷年間,西夏幾次大舉進犯,宋軍都大敗,後與西夏訂立和議,每年給西夏大量銀、絹、茶。對遼也屈辱求和,增納歲幣。農民起義、兵變、少數民族反抗鬥爭,“一年多如一年,一火強如一火”。為瞭解決統治危機,仁宗曾於慶歷年間,任用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充執政,企圖對吏治作一些整頓,史稱慶歷新政,但很快就取消瞭。仁宗懦弱無能,在位雖長達四十二年,卻無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