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學官名。始於戰國。秦始皇時有博士七十人,六藝、諸子、詩賦、術數、方伎、占夢皆立博士。漢承秦制,諸子百傢都有博士。文帝時始置《書》、《詩》的一經博士,並立諸子傳記博士,有博士七十餘人。景帝時置《春秋》博士。漢武帝時罷黜百傢,獨尊儒術,罷傳記博士,又為《易》和《禮》增置博士,與文景時所立《書》、《詩》、《春秋》合為五經博士。漢宣帝時增置博士為十二人:《易》為施、孟、梁丘;《書》為歐陽,大、小夏候;《詩》為齊、魯、韓;《禮》為後氏;《春秋》為公羊、谷梁((一說谷梁未立)。元帝時立京氏《易》為博士,不久即罷廢。平帝時立《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為博士,其後又增立《樂經》、為六經博士,經各五人,共三十人。新莽時,《周官經》六篇,劉歆置博士。東漢光武帝取消古文經博士,復立今文五經博士十四人:《易》四,施、孟、梁丘、京氏;《尚書》三,歐陽,大、小夏侯;《詩》三,魯、齊、韓;《禮》二,大、小戴氏;《春秋》二,《公羊》嚴、顏氏。後立《春秋》左氏、谷梁為博士,不久廢除。博士的職務,原為通古今,備皇帝顧問,掌《詩》、《書》、百傢語,教授弟子,兼議典禮政事,西漢還奉使巡視民間風俗習慣。漢武帝立五經博士,並置弟子員,其性質遂由顧問轉為教學。東漢以後,此制漸廢,專授經學和議典禮,近似官方儒學的領導人。其俸祿漢初為四百石,宣帝時增為比六百石。秦、西漢時博士之長稱仆射,東漢改稱祭酒,秩六百石。兩漢博士對經學的建立和發展起瞭重要作用,產生瞭很大影響。

  魏晉南朝戰亂不已,士大夫崇尚玄學,清談文辭詩賦,經學頗受冷落,學校時興時廢,故博士選舉不精,遷升有限,率皆粗疏之人。口語中博士也往往與師長同義,不再專指學官。北魏道武帝入主中原後,推行漢化,力倡儒學,在平城立太學,置五經博士。獻文帝時又立州郡學,各設博士、助教。孝文帝遷都洛陽後,立國子學、太學、四門小學,皆設博士。隋唐學校制度繼北魏之後又有進一步發展。自秦以來,博士皆隸太常。隋初乃令國子寺不隸太常。唐代學校較完備。中央有門下省的弘文館,東宮的崇文館,國子監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二館設學士,其餘各學皆設博士、助教。地方諸州府亦設博士及助教。此外中央和地方皆有醫學,亦設博士、助教。學校是科舉的基礎,隋唐的博士在科舉制的建立和發展中起瞭重要作用。此後,直至清代,學校制度大體沿唐之舊,博士之名亦沿用至清。乃至近代,學官改稱教習、教員等,遂無博士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