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地區轄市,歷史古城。位於省境中部京廣鐵路沿線。面積1274平方公裡,人口103.42萬。春秋戰國時期為中山國地,曾為中山國都。漢置盧奴縣,北魏改為定州,1913年廢州為定縣。1986年改為定州市。市境位於太行山山前洪積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光熱充足,灌溉發達,自古即為河北糧棉重要產地之一。古代松柏遍佈,桑竹成林。隋、唐時已發展為中國北方大商業城市和絲織品中心,所產羅綾有6種產品成為“貢品”。現有農機、造紙、建材、制藥、食品加工、工藝美術等部門。古跡跡有中國現存最高的磚質古塔開元寺塔(又名料敵塔),八角十一層,高84.2米。始建於北宋咸平四年(1001),歷時55年建成。靜仁寺和凈眾院塔基地宮發掘出大量定瓷,並有中國北宋最優的壁畫。多古墓,已發掘的有東漢中山簡王劉焉墓、東漢中山穆王劉錫墓和中山懷王劉修墓,出土大量寶貴文物,如劉修墓中的金縷玉衣、馬蹄金、竹簡等,從劉焉墓中發掘的大量石刻,已建石刻館保存。尚有元大道觀中殿、明文廟、清貢院和清風店烈士紀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