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官修政書。又名《皇朝經世大典》。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由奎章閣學士院負責編纂,趙世延任總裁,虞集任副總裁,次年五月修成。全書八百八十卷,目錄十二卷,附公牘一卷、纂修通議一卷。據《元文類》所收《經世大典序錄》記載,全書分為十篇:君事四篇,即帝號、帝訓、帝制、帝系,別置蒙古局負責修纂;臣事六篇,即治典、賦典、禮典、政典、憲典、工典,各典複分若幹目。

  該書體例,參考瞭唐、宋會要,而有所創新。如工典篇分為宮苑、官府、倉庫庫、城郭、橋梁、河渠、郊廟、僧寺、道宮、廬帳、兵器、鹵簿、玉工、金工、木工、摶埴之工、石工、絲枲之工、皮工、氈罽、畫塑、諸匠二十二目,多為唐、宋會要所無。各篇、目正文之前,均有敘文說明其內容梗概,或變革之因,或設立宗旨,便於讀者瞭解;這種編纂方法亦較唐、宋會要為勝。其所依據,多為中朝及外路各官府文件,但將蒙古語直譯體改為漢文文言,並刪去瞭公文中的吏牘繁詞。

  該書明初修《元史》時多有引用,《永樂大典》亦予輯錄。正統六年(1441),尚見於楊士奇所撰《文淵閣書目》,但已殘缺。萬歷三十三年(1605)孫能傳、張萱撰《內閣藏書目錄》,該書未列,想已遺佚。今人所見該書遺文,除《元文類》所收《經世大典序錄》及中華書局影印《永樂大典》殘本中存留的一部分外,尚有《廣倉學宭叢書》所收之《大元馬政記》、《元代畫塑記》、《大元氈罽工物記》、《大元官制雜記》、《元高麗紀事》,均為前人從《永樂大典》輯出,總約十餘卷,還不及全書百分之二三。《經世大典》尚存的這部分文字,內容涉及市糴糧草、倉庫、招捕、站赤、急遞鋪、海運、高麗、緬甸等事,為研究元代社會經濟、政治、軍事、工藝技術、中外關系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