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東的地名和國名,首見於《史記·大宛列傳》。作為地名,其範圍大致相當於今伊朗的呼羅珊地區。作為國名,指西元前247~西元224年的帕提亞(Parthia)帝國。帕提亞原為古波斯阿契門尼德王朝、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塞琉古帝國治下的一個郡。該郡居民主要是巴塔哇人(Parthava,此族名見於約西元前520年大流士一世的Bihistūn摩崖碑)。西元前250~前248或前247年,郡中一部落酋長阿賽西(Arsaces)兄弟起義,宣告獨立。波斯史傢多稱安息的創創建者為Arsak,漢人遂因其王名稱其國為安息。安息的早期都城希臘名為Hecatompylos,義為“百門之城”;《漢書》中稱為番兜,《後漢書》稱為和櫝。一說番兜即Parthia或Parthava之音譯,和櫝系番兜之音訛。

  安息至密司立對提一世(Mithradates I,前171~前138或前137)時期,才大大強盛起來。他即位後幾年間,擊敗東鄰大夏和西邊塞琉古治下的敘利亞,在中東建立瞭東自大夏、身毒,西至兩河流域,北自裡海,南至波斯灣的大帝國。他和他的繼承者弗拉特二世(Fraates Ⅱ,前138或前137~前128或前127)統治時期是安息最繁榮強盛時期。漢使張騫於公元前129或前128年到達大月氏(即月氏)、大夏時,正當弗拉特二世末年。張騫雖未親到安息,但聽到瞭一些安息的情況。

  張騫歸國後不久,可能由於大月氏南下的壓力,中亞好幾支塞人(Sakas)主要是薩卡拉瓦克人(Sacaraucae)、馬薩革泰人(Massagetae)和帕喜人(Parsii)等部南下侵入安息北部,從木鹿(Merv),經赫拉特(Herat),直到錫斯坦(Seistan)。

  經幾年的騷亂,直至密司立對提二世(MithradatesⅡ,前124~前87)繼位後,安息才派貴族蘇林(Suren)率大軍赴東部鎮壓入侵的塞人,費時十年始得東部平靜。於是,相當多的一部分塞人從阿拉科西亞(Arachosia)東徙,越過蘇萊曼山進入南亞次大陸。公元前120~前80年間,一支塞人南下占據瞭西海岸,直到卡提阿瓦(Kattiawar),建立瞭幾個塞種小國,西方記載稱之為“天竺-塞種”(Indo-Scythia)。另一支自公元前80年始,沿印度河北上,拓地經旁遮普直抵喀佈爾河流域,進入罽賓。

  密司立對提二世死後,安息漸衰。這時,西方有新興的羅馬勢力,東方有已吞並瞭大夏的大月氏及其後繼者貴霜王朝,在兩強壓力下,安息處境日益困難。公元1~2世紀,它和羅馬為爭奪亞美尼亞和兩河流域進行瞭長期戰爭,在人力、物力方面都蒙受重大損失。它後期的都城斯賓(Ktesiphon),曾三次遭到羅馬軍隊的洗劫,宮殿多被燒毀。自公元前2世紀中葉以來商業就十分興盛的中東貿易中心斯羅城(Seleuceia)也在公元164年完全被破壞。其末代君主阿爾塔邦五世(ArtabanusV,213~227),終於在新興的波斯薩珊王朝阿爾達希爾一世(ArdashirI)連年攻擊下,兵敗被殺,國亡。

  安息帝國在中東存在四百七十餘年,它由很多小地區、小部落組成,很不穩定,不是一個政治上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的國傢。但因它在地理上居歐亞貿易要道,而在經濟上得以繁榮。古代“絲綢之路”和幾條重要支路都要穿過安息。若從帕米爾以西取道索格底亞那,西南行經號為“小安息”的重要商業城市木鹿、舊都和櫝、阿蠻(Acbatana,今伊朗哈馬丹)、冬宮斯賓,即達斯羅。斯羅是中東貿易樞紐,據說有六十萬人口。自斯羅沿底格裡斯河南下可達於羅(Uruk)和條支(Antiochea,即Charax-Spasinu),西行可達安條克、帕爾米拉(Palmyra)、大馬士革,乃至犁靬(埃及亞歷山大城)。若另從皮山啟程,越懸度,經創賓、烏弋山離,再經喀爾馬尼亞、波斯,也到達波斯灣頭的條支。若走更北的道路,即自天山以北經烏孫、大宛以西河中地區,亦須通過安息的東方門戶木鹿。若走海路,自南亞次大陸西岸諸港西航,經波斯灣至條支的海路,則比渡阿拉伯海、紅海至大秦的海路要近得多。安息從處於壟斷東西貿易路線的中繼地位而獲得的利益,是它得以繁榮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