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傢、軍事傢、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原名得華,號石穿。湖南省湘潭縣人。1898年10月24日(清光緒二十四年九月初十)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傢庭。幼年讀過私塾兩年,因傢貧輟學,下煤窯當童工。1913年年參加本鄉饑民吃大戶、“鬧糶”,被官府通緝,逃到洞庭湖當堤工。1916年入湘軍當兵。在連隊秘密組織“救貧會”,反抗封建統治。1922年秋改名彭德懷,考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一年畢業後回湘軍任排長、連長、營長。1926年隨該部湘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參加北伐戰爭,受共產黨員段德昌影響,大革命失敗後於192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22日與滕代遠、黃公略等領導平江起義,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任軍長,開辟湘鄂贛邊根據地。12月率第五軍主力到井岡山,與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第四軍會師。1930年6月任第三軍團總指揮,參加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屢建戰功。1931年11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34年1月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補選為候補中央委員,10月率部參加長征。1935年1月在遵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1935年6月一、四方面軍會合後,堅決擁護北上方針,反對張國燾分裂活動。同年9月一、三軍團合編後,任陜甘支隊司令員。到達陜北後,1935年11月任一方面軍司令員,曾參與指揮直羅鎮戰役。1936年1月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2月任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司令員、西方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部隊進行東征和西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副總指揮(第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與朱德總司令一起指揮八路軍在華北敵後開展遊擊戰爭,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1940年指揮百團大戰。1942年8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統一領導華北軍民渡過抗日戰爭最艱苦的相持階段。1943年9月回延安參加整風運動。1945年6月參加“七大”並被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委員,並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後為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在留在陜北的黨中央和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指揮部隊在陜北同十倍於己的敵軍作戰,經過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沙傢店等戰役,打敗國民黨軍對陜北的重點進攻。1948年又指揮部隊進行瞭宜川、瓦子街等戰役,收復瞭延安,於1949年解放西北五省。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北軍區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他率師抗美援朝,組織指揮五次戰役,迫使敵人同意談判停戰。由於他對抗美援朝戰爭作出瞭巨大貢獻,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朝鮮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1952年4月後主持軍委日常工作七年,組織實施軍隊正規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實現瞭中國人民解放軍從單一兵種到諸兵種合成軍隊的歷史性轉變。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59年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廬山會議)期間,勇於直言,寫信給毛澤東,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提出批評,遭到錯誤的批判,並在中共八屆八中全會上被錯定為“右傾機會主義反黨集團”的首領,免去國防部長職務。1965年9月被派往四川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第三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嚴重迫害,他據理鬥爭,堅貞不屈。由於長期的摧殘和折磨,於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含冤逝世。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他平反昭雪。1981年出版《彭德懷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