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長江北岸水陸交通樞紐,新興工業城市。位於揚州市東北,地當澛汀河、東泰運河、南宮河與通揚運河交會外,通揚公路經此,扼省境長江北岸東西間水陸交通樞紐,裏下河地區入江門戶。面積120平方公裡,人口25.31萬。春秋屬吳、越、漢置海陵縣。唐改稱吳陵。五代置泰州。1912年改泰縣。1949年劃城郊置泰州市,遷泰縣治於薑堰鎮。市、縣幾度分合。1962年市、縣分治始固定。原屬揚州市,1988年改為省直轄行政單位。境內地勢平坦,西北部河網密佈。自古以農業豐盛、鹽業發發達著稱;西漢吳王劉濞設“海陵倉”於此。五代南唐和宋均於此設海陵監;明設鹽運使分司,管理淮南鹽業生產和運輸。自淮南鹽業衰落後,泰州經濟亦趨衰落。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展瞭紡織、機械、化學、電子、食品等工業,所產空調器、機動泵、發電機組、錦綸簾子佈、機制紙和紡織品等均享有一定聲譽。工藝美術品以地毯、刺繡、絹花著名。傳統手工業產品有漁網。名勝古跡有明日涉園(又名喬園)、嶽武穆祠和五代銅鐘等。日涉園是蘇北古老園林之一,可與揚州園林比美。城西泰山公園內有50年代初建的泰州專區革命烈士紀念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