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旅遊城市,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位於省境中部,泰山南麓,京滬鐵路通過。轄2區和甯陽、東平、肥城3縣。面積9840平方公裡,人口618.13萬。原名岱嶽鎮,漢置奉高縣,唐改乾封縣,宋稱奉符縣,明為泰安州,清改州為縣。1958年6月設泰山市,12月改稱泰安市,1963年複改為縣。1982年設市,並定為旅遊城。工業以機械、食品、紡織、建材為主。農產有小麥、玉米、花生及蘋果、栗、柿、棗等果品。山區盛產首烏、香附、沙參等多種藥材。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事業較發達,,設有高等院校多所。泰安因泰山而聞名,是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的歷史名城。城北泰山有“天下第一名山”之稱。泰安城西北角的岱廟,為歷代王朝祭祀“泰山神”之地,又稱“泰廟”。岱廟系古代宮殿式建築群,創建於秦漢,擴始於唐宋,元明清各代又再重修,共占地9.65萬平方米,約為泰安舊城總面積的1/4。主殿“天貺殿”,始建於北宋,殿高22.3米,長48.7米,寬19.79米,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曲阜孔廟的大成殿合稱中國古代三大殿。廟內東側為漢柏院,有古柏5株,相傳為漢武帝所植。後院有明代銅亭、鐵塔各1座,玲瓏別致,堪稱藝術珍品。在市境大汶口村南曾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