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運河。今京杭運河裏運河段的前身。位於江蘇省裏下河平原西側。春秋時吳王夫差開鑿。《左傳》魯哀公九年(西元前486):“吳城邗,溝通江淮。”史稱邗溝,又名邗江、韓江、邗溟溝、中瀆水(《水經註》)、渠水(《漢書·地理志》)。歷史上邗溝經行路線頗多變動。據《水經·淮水註》記載,其一是“自永和中,江都水斷,其水上承歐陽,引江入埭,六十裏至廣陵。”是歷史上稱真州(今儀征縣)運河、今稱儀揚運河的前身。這裏的“永和”一般學者認為是東晉穆帝時的事。其二是東漢建安(1996~220)初廣陵太守“陳(登)穿溝,更鑿馬瀨(今淮安、寶應兩縣間的白馬湖),百裡渡湖”而達於淮,這一路線大體與今裡運河線路一致,即自樊良湖直北,穿越白馬湖徑達末口入淮,不再繞道射陽湖,史稱邗溝西道。

  《隋書·文帝紀》:“開皇七年(587)夏四月庚戍於揚州開山陽瀆以通漕運。”《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三:隋“仁壽四年(604)開茱萸灣通漕”。山陽瀆的經行路線,據《揚州水道紀》,大致是自揚州茱萸灣(今揚州市東郊灣頭)東北出,經宜陵、樊漢,北至高郵縣三垛橋子口入射陽湖,西北行,過山陽《今準安縣)而達於末口入淮。今江都、高郵兩縣間猶有山陽河(也作三陽河),南起江都縣通揚運河畔的宜陵鎮,北止高郵縣六安河畔的大葛莊。又據《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隋紀》“大業元年(605)發淮南丁夫十餘萬,開邗溝三百餘裡,自山陽淮(口),至揚子入江。”關於隋煬帝開邗溝三百餘裡一事,爭論頗多。

  唐、宋以後,“邗溝”一名已少使用,隨朝代的更替而名稱屢易,有漕河、揚州漕渠(唐);揚州運河、楚州運河(宋、元);淮揚運河、淮南運河(明、清)之稱。迨至近代。始改名裡運河。裡運河得名裡河,裡河是裡下河的俗稱,亦稱內河。裡河或內河是相對於外河而言,外河是串場河的俗稱,也稱下河。隋煬帝之後的1360餘年間,這一運河的南北兩端尚多變動。舉其大者,南端的變動有二:一在唐開元二十五年(737),另一在1958年。《舊唐書·齊澣傳》:“開元二十五年,(澣)遷潤州刺史,開伊婁河二十五裡,即達揚子縣。又立伊婁埭,迄利濟焉。”即為今瓜洲運河前身。以瓜洲作為運河引江口,用以取代通過歐陽埭的真州運河、以縮短鎮江、揚州間的航道。1958年為瞭再度縮短鎮江、揚州間的航道,又把引江口東移邗江縣六圩。北端的變動一在宋太平興國中(976~984),二在明永樂十三年(1415),三在萬歷十七年(1589)。《宋史·喬維嶽傳》:“太平興國中……開故沙河,自末口至淮陰縣磨盤口,凡四十裡。”《明史·河渠志》:“陳瑄之督運也,鑿清江浦,導水由管傢湖(在今淮安縣西,已淤平)入鴨陳口(不詳所在)達淮,永樂十三年五月工成。”上述二運河大體即為今淮安縣到淮陰水利樞紐間的裡運河前身。

  邗溝流向原由南而北,即從長江流向淮河。唐李翱《南來錄》:“自淮陰至邵伯三百有五十裡,逆流。自邵伯至江九十裡……,渠有高下,水皆不流。”1128年黃河南侵奪淮後,在黃河泛濫和倒灌下,其北段河床和附近地面日漸淤高。到清代乾嘉年間(1736~1820)流向漸變為自北而南,即從淮河流向長江。《淮系年表》:“乾隆以後,黃河益內灌,於是運河竟為行水之河,愈北愈淤,愈近黃淮河底愈高仰,變北傾為南傾。”

  今裡運河上承中運河,北起淮陰水利樞紐的淮陰船閘,南到揚州市邗江縣六圩入長江,過江在鎮江市諫壁口與江南運河相接,長197公裡。為蘇北航運幹道,亦為江水北調工程中的主要輸水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