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省會。具有熱帶風光的濱海港口城市。位於海南島北岸的南渡江口。地當河流入海之口,故名。面積218平方公裡,人口35.27萬。海口古為瓊崖郡玳瑁縣地,後為瓊州城外港。宋稱海口浦,元置潘營。明築城稱海口所。1858年《天津條約》開放為商埠。1926年設市。1988年海南省成立時定為省會。

  市境地勢南高北低。北部地面低窪,平均海拔4米左右。南面系丘陵臺地,最高點金牛嶺僅36米。郊區最高點亦僅69米。地處熱帶,屬海洋性氣候,,常年無霜,夏長冬短,午熱夜涼,春夏多雷雨,夏秋兩季常受臺風襲擊。

  工業以橡膠和食品為主。車胎、膠鞋、雨衣等橡膠工業產品產值約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5。菠蘿罐頭和椰子糖等產品遠銷國內外。此外,機械、電子、造船、紡織、建材、木材加工等部門也有一定基礎。椰雕、貝雕、海石花等工藝美術品風格獨特。

海口市區

海口市鳥瞰

  海口市與雷州半島南端的海安港隔海相對,地當防城、北海、香港、廣州間的海運要沖,是海南島聯接大陸的交通樞紐,有海、空運輸線與內地溝通,與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等地亦有通航。海口港正在擴建為深水港,貨物年吞吐量已超過400萬噸。海口新港碼頭與海安港碼頭對開小客輪和駁船。海口市有海榆東、西、中3條公路幹線通往島內各地。海口機場已成為中國南方重要航空港之一。

  海口市街道寬闊平直,兩旁栽種紅映相思、椰子、棕櫚、葵等樹木,富有南國情調。市內有海南大學。為建設富有海南特色新城區,已規劃新辟5個開發區:①海甸島開發區,②新埠島開發區,③濱海大道開發區,④西南郊工業開發區,⑤秀英灣開發區。在南郊5公裡與瓊山縣交界處有海南第一樓,又名五公祠,是重點保護文物。市郊濱涯村有明代著名政治傢海瑞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