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

  近代歷史學傢。字伯隅,又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1877年12月3日(清光緒三年十月二十九)出生於一個有讀書傳統的地主傢庭。戊戌時,他放棄舉業,到上海《時務報》館充校對,併入日本人執教的東文學社學習外文及近代科學。他的的才能受到學社主辦人羅振玉的賞識。1901年秋,赴日留學。不久,以病歸,相繼在南通師范學堂及江蘇師范學堂任教,並編譯《農學報》與《教育世界》雜志。1906年隨羅振玉入京。次年,經羅舉薦任學部總務司行走。這期間,他對哲學、文學有濃摯的興趣,醉心於叔本華、康德等人的哲學,又潛心詞曲,作有《人間詞話》傳世。辛亥革命爆發後,王國維隨羅振玉逃亡日本,專事甲骨文及漢簡的研究,並與日本學者多有往還。1916年回到上海,編輯整理舊籍,並繼續致力於甲骨文及考古的研究。他所著《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殷周制度論》,是考古學與歷史學結合的開創性著作。他的二重證據法,即以地下實物資料與歷史文獻資料互相印證的方法,對近代史學的進步頗有影響。1923年,被召為廢帝溥儀充“南書房行走”。1925年被聘為清華研究院導師。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考訂。1927年,在革命勢力逼近北方時,於6月2日在頤和園投昆明湖而死。王氏一生著述甚豐,其主要著作結集為《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