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帝兩次派重兵鎮壓今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金川和小金川等地藏族的事件。乾隆十一年(1746),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劫奪小金川土司澤旺,經清朝幹預後釋還。次年,莎羅奔又攻明正土司(今康定)等地,清朝派兵前往“彈壓”,遭到莎羅奔的抵制。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曆調張廣泗任川陝總督,自小金川進兵大金川征伐莎羅奔。莎羅奔率眾奮力反抗,清軍屢失利。十三年四月,乾隆帝又命訥親督師前往增援。莎羅奔構築碉卡,嚴密為備。張廣泗與訥親互不協力,莎羅奔乃大破清軍。同年十二月,乾隆帝以貽誤誤軍機罪斬張廣泗,訥親亦賜死,改用傅恒為統帥。起用已廢黜還籍的名將嶽鐘琪率軍自黨壩大破金川軍。因莎羅奔曾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從嶽鐘琪用兵於川西北羊峒(今南坪)藏族地區,雍正元年(1723),嶽鐘琪又奏請授予莎羅奔“金川安撫司”印信,所以莎羅奔聞嶽鐘琪軍攻入,遂在乾隆十四年正月降。乾隆帝為籠絡人心,詔赦莎羅奔,事遂平。

  乾隆三十六年,大金川土司索諾木(莎羅奔侄孫)與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澤旺子)再次發動反清鬥爭,乾隆帝命溫福、桂林分別自汶川及打箭爐(今四川康定)攻小金川。索諾木派兵助僧格桑抗擊清軍。三十七年五月,桂林兵敗被黜,乾隆帝以阿桂代桂林。十二月,清軍攻占小金川美諾官寨,僧格桑奔大金川。次年六月,小金川藏族反攻清軍,收復美諾,清軍死三千人,主帥溫福戰死。時乾隆帝在熱河,聞報後,決定以阿桂為定西將軍,加派健銳營、火器營兵兩千、黑龍江及吉林兵兩千入川增援。十月,復攻占美諾。清軍第二次征伐金川以來,受到當地藏族人民的堅決反抗,深陷重圍,屢遭失敗。乾隆帝惱羞成怒,命令阿桂等人在討平小金川後,立即以全力征伐大金川。為抵抗清軍的進犯,大金川增壘設險,嚴陣以待,其防守遠較小金川為嚴密,堅持鬥爭長達兩年,終以眾寡不敵而失敗。四十年七月,索諾木鴆殺僧格桑,獻屍請降,不準。八月,清軍攻破大金川勒烏圍官寨。次年正月,復攻破索諾木最後據守的堡寨噶爾崖,索諾木出降。清軍第二次出兵大、小金川,歷時五年,耗費白銀七千萬兩,官兵死傷數以萬計。事平後,清朝在大、小金川設立懋功、章谷、撫邊、綏靖、崇化等五屯,駐軍屯墾,以防再次發生反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