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尾市轄縣,廣東魚、鹽產區之一。位於東江與韓江之間,面臨紅海灣。面積2137平方公裡,人口62.70萬。縣府駐海城鎮。縣名取義於“南海物豐”。秦為龍川縣地,東晉置海豐縣,後因之。縣境背山面海,西北高,東南低。蓮花山脈逶迤西北,有數座千米以上高峰,形成本縣屏障。境內臺地面積廣,僅赤岸水河谷和沿海有小塊平原。多地形雨和臺風雨,為廣東暴雨中心之一。因河流短小,往往下遊洪澇成災而臺地乾旱。開發雖較早,但仍有大片山坡草地可埂洎牧業開拓。農產有水稻、甘蔗、甘薯、、花生等。南部海灣島嶼盛產魚、鹽。汕尾、遮浪、馬宮、鲘門等俱為海港或漁港。產鹽歷史悠久,遠銷省內外。海豐多礦產,主要有錫、鎢、鉬、銅、鐵、獨居石、錳、鈦、水晶等,但產量不高,工業有制糖、紡織等。海城鎮是工業中心。縣南汕尾鎮人口較縣城為多,以漁民占多數。汕尾港口優良,已建有可停泊3000噸位船舶的碼頭,為粵東進出口岸之一,有客貨輪往來於廣州、香港和汕頭。港口外為優良漁場,鎮上有水產加工和漁船修造廠等。海豐縣是農民運動傑出領袖彭湃的故鄉。大革命時爆發過著名的海陸豐起義,建立瞭中國第1個工農民主政權,有赤山約農會舊址、紅宮、紅場、彭湃故居和得趣書室等革命紀念地。方飯亭為宋末抗元英雄文天祥被俘處。海豐旅居東南亞等地的華僑和港澳同胞有20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