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時期北涼的創建者。臨松郡(今甘肅張掖南)的盧水胡人。在位約三十三年。沮渠氏的祖先曾任匈奴的左沮渠,因而以官為氏,在張掖一帶世為酋豪。蒙遜涉獵書史,有謀略。兩位伯父沮渠羅仇兄弟在後涼統治者呂光部下被殺後,於397年率眾推段業為涼州牧,脫離後涼獨立。段業任蒙遜為張掖太守。401年,蒙遜殺段業,自立為涼州牧、張掖公,建國北涼。412年,遷都於兩年前從禿發幉檀手中奪取的姑臧,稱河西王。421年,攻下敦煌,滅西涼李氏。約在次年佔領高昌,版圖擴及西域。北涼政權達達到極盛時期,與劉宋交聘,輸入書籍,繼前涼、西涼之後,在河西保存和發揚瞭漢族封建文化。蒙遜死後,子茂虔(亦作牧犍)繼位。439年北魏攻占姑臧,茂虔投降,與士民三萬戶一起被徙到平城。茂虔之弟無諱和安周率部向西轉移。442年無諱據有原為北涼高昌太守闞爽控制的高昌郡,在那裡延續瞭北涼政權。444年無諱死,安周繼位。460年被柔然攻滅。

沮渠蒙遜時開鑿的甘肅武天梯山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