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武將。字伯英。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十六歲時充當弓箭手。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在與西夏作戰及鎮壓山東、河北農民起義的戰鬥中,升為下級軍官。北宋末,曾隨種師中援太原。康王趙構任兵馬大元帥,他即率部往從。宋高宗趙構即位後,建立禦營司,任張俊為前軍統制。南渡初,宋高宗被苗傅、劉正彥所廢,他和韓世忠等受張浚節制,平定事變,因而升為禦前右軍都統制,拜節度使。紹興初年(1131),出任江淮招討使,鎮壓農民起義和叛將李成等部,並阻擊偽齊劉豫南侵。後與嶽嶽飛、韓世忠合稱三大將,所部稱張傢軍。紹興十年金軍南侵,宋諸軍迎擊,都得勝利。張俊也派部將王德收復宿州(今安徽宿州)、亳州(今安徽亳州)。旋即撤兵,不支援嶽飛。次年,他迎合朝廷對金議和的意向,自請解除兵權,授樞密使。又追隨秦檜制造偽證,促成嶽飛冤獄。後罷樞密使,進封清河郡王。張俊貪婪好財,大肆兼並土地,年收租米達六十萬斛。宋高宗曾親臨其傢,禮遇優厚,諸將都不能比。死後,追封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