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民最早的聚居地。位於海南島南半部,東南與西沙群島相望,西靠北部灣,東、北與漢區毗鄰。面積1.74萬平方公裡,占海南島面積一半以上。人口203.79萬,占海南島總人口的1/3。州府設在通什市。居民有黎、苗、回、漢等民族。

  州境秦時為象郡,漢為儋耳郡地,隋為臨振郡,唐置崖州,歷經中國封建各朝。民國廢州府,設樂東、保亭、白沙3縣。1949年並3縣為瓊崖少數民族自治區行政委員會。1952年7月1日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11955年改為自治州,轄通什、三亞2市和樂東、保亭、白沙、東方、瓊中、陵水、昌江7縣。1987年由於設立海南省而撤銷自治州。

  自治州境內山丘起伏,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東北部有五指山、尖峰嶺、鸚哥嶺、吊羅山、黎母嶺等十多座千米以上高山,西南部伸延有丘陵、臺地和沖積平原。熱帶氣候,終年無霜。年降水量從五指山(2400毫米)向南(1600毫米)、向西(900毫米)遞減。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降水集中在8~10月,中間常有臺風侵襲。11月至翌年4月雨水少,幹旱缺水。

  自治州經濟以農業為主。多種水稻、白蘭(山稻)和雜糧。熱帶作物種類繁多,是中國最主要的橡膠生產基地。紅欏、綠楠、子京、母生、胭脂等熱帶珍貴林木較多,尖峰嶺、壩王嶺、吊羅山、黎母嶺均為重要林區。林中有鹿、熊、長臂猿等多種貴重動物和紅、白藤等特產。草場廣闊,主要分佈在西部,發展養牛業條件良好。沿海盛產魚、鹽。鶯歌海鹽場是華南規模最大的鹽場。地下礦產資源豐富,有鐵、銅、金、水晶、磷、褐煤等礦,南部沿海有稀土礦藏。海南石碌鐵礦以品位高著稱於世,產品大量出口。工業基礎薄弱,現已興建有采礦、電力、化學、機械、森林加工、食品、橡膠等部門。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主要港口有八所港、榆林港和三亞港。

  州內三亞市的天涯海角、鹿回頭、大東海、景色迷人,是良好的避寒旅遊勝地。五指山奇峰突起,林木茂密,是度假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