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嶽之首──東嶽。古名“岱宗”、“岱山”,春秋時期始稱泰山。與湖南省衡山、山西省恒山、陝西省華山、河南省嵩山合稱五嶽。位於山東省中部,盤亙於泰安市、長清縣與曆城縣間,面積426平方公裡。主峰天柱峰位於泰安城北,海拔1532.8米,是山東省最高峰。形成於太古代,因受來自西南和東北兩方面的擠壓力,褶皺隆起;經深度變質而形成中國最古老的地層──泰山群;後因地殼變動,被多組斷裂分割,形成塊狀山體。現每年以0.5毫米的速度繼續增高。泰山山勢雄偉,巍峨險峻,群峰爭爭奇,丘壑林泉,飛瀑松濤,譽為中國“五嶽之宗”。風景四季晴雨各異,山分麗(山麓)、幽(登山東路)、妙(山頂)、奧(後石塢一帶)和曠(登山西路)5遊覽區。名勝眾多,如泉水甘冽的王母池、古柏參天的柏洞、氣勢磅礴的中天門、瀑佈飛懸的雲步橋、招臂迎客的望人松、松生絕壁的對松山、猶如雲梯的十八盤、聳入雲端的南天門、怪石嶙峋的後石塢及白練高懸的黑龍潭瀑佈等;山頂觀景有“旭日東升”、“雲海玉盤”、“黃河金帶”和“晚霞夕照”等四大奇觀;周圍諸峰亦有迷人風景多處。扇子崖、虎山、桃花峪等景區亦已開放。泰山古代為封建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天地場所,建有行宮廟宇、樓閣殿庵多處,如岱廟、碧霞元君祠、普照寺等均系風格獨具、自成體系的古建築群。泰山碑刻石雕甚多,“秦二世泰山石刻”、漢石表、經石峪北齊人刻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唐玄宗“紀泰山銘碑”摩崖石刻等,均為不多見的歷史文物。泰山雄踞京滬鐵路東側,又有鐵路支線通往肥城、萊蕪、辛店等地,公路四通八達。1980年旅遊公路通車,1983年中國第1條現代化大型空中載客索道在此建成,遊人可自火車站驅車到達中天門,再改乘空中索道車直抵南天門。

泰山日出

  泰山還建有國傢森林公園。占中國鳥類1/10的候鳥每年來泰山繁衍棲息。山區共有近400種藥物,其中植物藥物333種、動物藥物26種、礦物藥物13種、加工藥10種。泰山南麓盛產麥飯石。

  由於泰山把自然與文化獨特地結合在一起,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接納為“世界自然遺產”,這是中國眾多自然遺產中第1個被接納為世界自然遺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