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遊湖北省境內僅次於漢江的第2大河。源於省境利川縣東北齊嶽山龍洞溝,自西向東橫貫鄂西土傢族苗族自治州和長陽土傢族自治縣境,於枝城市註入長江。全長423公裡,流域面積1.67萬平方公裡。清江幹流分3段:河源至恩施為上遊,長153公裡(其中有9.7公裡為地下伏流),河床平均比降6.5‰;恩施至資丘為中遊,長160公裡,平均比降1.8‰;資丘至河口為下遊,長110公裡,平均比降0.74‰。清江支流流短坡陡,分佈成羽狀,流域面積在500平方公裡以上的有忠建河、、馬水河、野山河、龍王河、招來河、丹水、漁洋河。清江流域地勢自西向東傾斜,除上遊利川、恩施、建始3塊較大盆地及河口附近有少數丘陵、平原外,80%以上是山地,呈高山深谷地貌。流域內石灰巖廣佈,喀斯特地貌發育。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415毫米,集中夏季。徑流深約870毫米。清江河口年平均流量464立方米/秒,年平均水量147億立方米。豐、枯水年水量相差約一倍,7月最大,1月最小。清江流域屬鄂西暴雨區,恩施和五峰附近為暴雨中心。清江為山溪性河流,洪水陡漲陡落,年最大洪峰多發生在6、7月份,常與長江洪水遭遇而加大對荊江的威脅。下遊搬魚咀站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1.89萬立方米/秒,最枯流量27.5立方米/秒,洪枯流量比值達687倍。與長江其他支流相比,清江含沙量較小。清江總落差1430米,全流域理論蓄能達290萬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裝機容量177萬千瓦,年發電量90億度。恩施至長灘間水能蘊藏集中,宜建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航運等效益的大型水庫。重點開發的隔河巖水電樞紐工程完工後,裝機容量可達120萬千瓦。茅坪以上僅局部河段通航小機動船;茅坪以下137公裡可通航5~20噸機動船。其中,磨市以下22公裡,受長江水頂托,可季節通航500噸級船舶。清江流域人口約273萬,耕地約26.5萬公頃,多集中於河口附近和上遊3盆地內。森林資源僅次於神農架林區,居全省第2位。流域內的鐵、磷礦藏豐富、居全國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