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縣級市,著名烤煙產地和重要農產區。位於省境中北部,膠濟鐵路中段。面積1569.3平方公裡,人口85.74萬。古稱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因地處海(渤海)岱(泰山)之間,為青山綠水之地而名。漢屬廣固縣,魏建益都,金稱南陽,元稱益都路、明、清為青州府治所。辛亥革命後改稱益都縣。1958年將臨淄縣併入,1961年又析出。1986年改益都縣為青州市,屬濰坊市管轄。1988年改為省直轄行政單位。市境位於魯中山地丘陵北部。西南部低山丘陵綿亙,東北為小清清河、彌河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傾向東北。地形類型多樣,地下水豐富,灌溉方便,宜於農業綜合發展。農產品以糧食和烤煙、花生為主,南部山丘區盛產山楂、柿餅、核桃等。烤煙種植面積大,產量高,質量好,所產“青州煙”顏色金黃,吸味香醇,品質優異,馳名中外。特產青州蜜桃、銀瓜和中藥全蠍等。青州酒和剪刀也久享盛名。主要礦產有鐵、鉛、磷、重晶石、鉀長石等。工業生產以機械、卷煙、紡織、火柴、罐頭為重要。名勝古跡較多,著名的有雲門山、駝山隋唐石窟造像,范公(仲淹)亭和偶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