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掌管內蒙古地區喇嘛教的大活佛。原出於青海廓隆寺,第一世名紮巴悅色,生於青海省互助縣紅崖子張傢村,由此而得名“張傢活佛”。後改“張傢”為“章嘉”。第二世名阿旺羅桑曲丹,入藏學經,師事達賴五世,曾任哲蚌寺果莽紮倉堪佈,著有全集。康熙三十二年(1693)受封為劄薩克(jasak,旗主)喇嘛,四十四年封為呼圖克圖(長生不老之人)、大國師,頒金印,並委以總管內蒙古佛教事務,深得朝廷信用。第三世名茄貝多吉,八歲入京,駐梅枟寺,移嵩祝寺,與諸王子同學。十八歲精通漢、、滿、蒙、藏文字,著有全集。清世宗封為灌頂普善廣慈大國師。奉旨護送七世達賴返藏,後冬住北京,夏往多倫。其轄下有多倫匯宗、善因等寺,北京嵩祝、法淵等寺,西寧廓隆、廣濟等寺,五臺鎮海、普樂等寺。乾隆元年(1736)授以“管理京師寺廟喇嘛札薩克達喇嘛振興黃教大慈大國師”名號,遂成定制。五十七年,清政府規定其轉世須經清廷主持的金瓶掣簽決定。四世名益西丹貝監參,五世名益西丹貝尼瑪,六世名羅桑丹貝嘉錯。七世名益西多吉,均以內蒙古喇嘛寺院為主要宣化對象,駐牧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