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河南省第2大城,新興工業城市,省轄市。位於省境西部,北臨黃河。轄6區及偃師、孟津、新安、汝陽、嵩縣、欒川、伊川、宜陽、洛寧9縣。面積1.52萬平方公裡,人口563.60萬;其中市區面積544平方公裡,人口121.2萬。遠在五六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於此。西元前11世紀西周武王時始形成城市。西元前770年後有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樑、後唐等九朝建都於此,素稱“九朝古都”。由於洛陽地處古代中國中部要衝,水陸交通發達達,建都時間長達934年,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城市。又為中國佛學、理學、經學興盛之地,中國古老文化中心之一。五代以後逐漸衰落。1948年析洛陽縣城區置市。1955年改省轄市。城市位於黃河中遊南岸,以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礦產豐富,有鋁、煤、水泥巖等。

  20世紀50年代以來工業發展迅速,已建為以機械工業為主體的工業城市。機械工業以農機制造和工業設備制造為主,為中國機械工業基地之一。此外,有冶金、石油加工、建材、紡織、食品、電力、化工等工業部門。仿古工藝唐三彩馳名中外。隴海鐵路與焦枝鐵路交匯於此,並為省境西部公路交通中心。城區在邙山和洛水之間,東西長約15公裡,南北寬約3公裡,呈狹長帶狀。市中心區主要為行政商業中心,澗西為機械工業區,西工為輕紡工業區,老城為地方中小型工業區,在黃河北岸新建的吉利區以煉油和石油化工為主。洛陽橋、洛河橋的修建,加強瞭市區間聯系。市內有洛陽工學院、洛陽外語學院、洛陽師專、洛陽醫專等高校。市境列為國傢、省、市級的名勝古跡有40餘處。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的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所建的第1座寺院,也是研究中國古代宗教史、建築史的寶貴資料。城南有著名的龍門石窟。城東有漢魏故城遺址、偃師商都遺址和二裡頭古城遺址等。邙山南麓有漢代壁畫墓。洛陽素有“牡丹花城”之稱。以牡丹為市花。王城、牡丹兩公園花色艷麗,被譽為“天下第一”。

  市屬汝陽縣杜康村利用當地優質礦泉水釀造著名的杜康系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