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蜀國的建立者。字光圖。陳州項城(今河南沈丘)人,一作許州舞陽(今河南舞陽西)人。王建少年時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生,鄉裡人叫他“賊王八”。後投忠武軍(治許州,今河南許昌)。黃巢起義軍進攻長安時,僖宗逃奔成都,監軍楊複光分忠武軍八千人為八都,以鎮壓起義軍,王建與鹿晏弘等各為一都頭。中和四年(884),王建等五都頭率兵入蜀,被號為“隨駕五都”,歸宦官田令孜指揮。令孜認王建等為養子。僖宗還長安,王建等分典神策軍。光啟二年(886)由於藩鎮作亂,僖宗再奔興元,王王建為清道斬斫使。後宦官楊復恭代田令孜掌禁軍,疑王建,出之為壁州(一作利州)刺史。王建招集溪洞酋豪,組織瞭一支八千人的隊伍,逐步擴大地盤。光啟三年,他棄閬州(今四川閬中)西赴成都,與西川(今四川成都)節度使陳敬瑄相攻,逐步占領成都西、南諸州。大順二年(891),攻占成都,囚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及田令孜。乾寧四年(897),破梓州(東川節度使治所),占有東西兩川之地。天復二年(902)取山南西道(治興元,今陜西漢中)。三年,唐封王建為蜀王。王建北有漢中,東有三峽,割據蜀地的基礎穩固。後梁開平元年(907),王建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

王建石雕像 四川成都撫琴臺王建墓出土

  武成二年(909),王建頒《永昌歷》。永平五年(915)取秦、鳳、成、階四州,擴境至大散關。天漢元年(917),改國號為漢。光天元年(918),復國號為蜀。當時中原戰亂,文士多奔於蜀,王建目不知書而喜與文士談論。前蜀建立後沒有大規模戰爭,民眾得以繼續進行生產。光天元年王建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