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壽

  清代化學傢。江蘇無錫人。字雪村。早年習舉業,後以不切實用轉而講求自然科學及工程技術。咸豐間,旅居上海,在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開辦的墨海書館向當時著名的算學傢李善蘭請教質疑,吸收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以後閱讀瞭墨海書館刊印的《博物新新編》,開始鉆研西方化學知識。返鄉後,據以致力於化學實驗。同治初,入兩江總督曾國藩幕,參預籌建安慶、江寧機器局,並與華蘅芳等試制成中國近代第一艘火輪“黃鵠”號。後復至上海,組建江南制造局,創議翻譯西方自然科學及工程技術書籍。同治末,與英人傅蘭雅設格致書院於上海,講授化學知識,演示化學實驗。晚年專意譯書,主要譯著有《化學鑒原》、《化學鑒原續編》、《化學鑒原補編》、《化學考質》、《化學求數》、《物體遇熱改易記》、《西藝知新》、《西藝知新續刻》、《寶藏興焉》、《汽機發軔》、《營陣發軔》、《測地繪圖》、《法律醫學》等十三種百餘卷。其中尤以《西藝知新》和《化學鑒原》及其《續編》、《補編》最為著名。他制定統一化學元素定名是取用外文第一音節來造新字的辦法,定鈉、鉀、鈣、錳、鎳、鋅等譯名,一直為後世所采用。日本的化學譯名也因此多有與中文名稱相同者。由於對西方近代化學知識的系統傳播,使他成為中國近代化學學科建設的先驅,對於日本近代化學的發展也產生瞭有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