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贛江及北江部分水系的分水嶺和發源地。湘贛兩省邊境山脈。一般系指袁水和淥水谷地以南,包括武功山、萬洋山、諸廣山等山地。由於受“多”字型構造控制,表現為嶺穀相間,鑲嵌斜列。武功山主要由上古生界及中生界地層和印支-燕山期巖漿巖所組成,呈北東向隆起於醴陵-攸縣和茶陵-永新及萍鄉、蓮花等盆地之間,長約150多公裡,寬達30~45公裡,邊境制高點1405米,主峰金項在江西省境內,海拔1918米。萬洋山和諸廣山主要由燕山期巖體及古生代地層組成南北向隆起帶;巖體長2200公裡,寬50~60公裡,為隆起帶的主要組成部分;地貌上表現為層巒疊嶂,山嶺高大。萬洋山區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八面山主峰石牛仙2042米,諸廣山的齊雲峰2061米。山區氣候溫暖濕潤,生長松、杉、楠、樟、毛竹等常綠針葉、闊葉樹種,有大量熱帶區系植物分佈,如酃縣低山溝谷有紅勾栲、蕈樹、光葉白蘭,汝城有桃金娘、百日青、鳳凰楠、廣東厚皮香、白桂木、羅浮栲等。萬洋山中的桃源洞尚保存面積約3400公頃的天然常綠、針闊葉林區。八面山有杜仲、福建柏、銀杏、銀杉、紅皮紫莖、銀鵲樹、南方鐵杉、紅豆杉等珍稀樹種。林區棲息短尾猴、水鹿、林麝、華南虎、金錢豹等野生珍貴動物。由於山區經多期構造運動和巖漿活動,形成瞭豐富的礦產資源。著名的有汝城白雲仙、茶陵鄧阜仙、桂東川口等地的鎢礦,茶陵潞水的磁鐵礦,茶(陵)醴(陵)煤田與資(興)汝(城)煤田。羅霄山地水能蘊藏豐富,其間埡口有溝通鄰省之便。羅霄山脈中段,包括江西的井岡山、寧岡、永新、遂川、蓮花和湖南的茶陵、酃縣等縣的相鄰山區,是土地革命時期紅色政權的根據地,迄今仍保存有許多革命遺址和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