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述巴蜀地區歷史與地理的著作。東晉常璩撰。分為巴志,漢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孫述、劉二牧(劉焉、劉璋)志,劉先主(備)志,劉後主(禪)志,大同(晉統一)志,李特、雄、期、壽、勢志,先賢士女總贊,後賢志,序志並士女目錄,共十二卷。常璩,字道將,蜀郡江原(今四川崇慶東南)人,生卒年無考。初仕成漢李氏,桓溫滅李勢(347),以璩為參軍,隨至建康。該書撰成約在永和十一年(355)之前。

  該書是後世地方誌的創始,它以地理志、編年史史及人物志三者結合的形式,記述4世紀以前以益州為中心的西南地區的歷史與地理。書中包含不少政治經濟、郡縣沿革、古代氏族等方面重要史料,如巴蜀古代史事,諸葛亮征南中經過,各民族歷史、傳說、風俗等。先賢、後賢志及士女目錄等所收西漢至東晉益、梁、寧三州(今四川及陜西、漢中、雲南一部分)人物近四百人,皆可補正史之不足。註釋該書的有劉琳《華陽國志校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