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2大城市,歷史文化名城,湘江中遊水陸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中心。轄5區及衡陽、衡南、衡山、衡東、常甯、祁東6縣。面積1.53萬平方公裡,人口651.17萬;其中市區面積559平方公裡,人口66.55萬。衡陽已有2100年歷史。春秋戰國時屬楚,三國時吳置衡陽郡,隋以後為衡州州、路、府治。1939年設市,後並縣,1943年由衡陽縣析置。1950年為省轄市,1952年改地轄市,1980年複為省轄市。地當湖南連通粵、桂要衝,歷史上為兵傢必爭之地。因位於南嶽衡山山之南故名衡陽。市境位於衡陽紅層盆地中部的殘丘和階地上。海拔約60米。湘江縱貫市區,城區分佈於湘江東西兩岸;京廣與湘桂鐵路呈丁字形由湘江大橋(1957年建成)跨河相接;公路呈輻射狀與四鄰相通。連接湘江兩岸的公路大橋已建成通車。衡陽港貨物年吞吐量近百萬噸。礦藏豐富(見衡陽盆地)。工業以礦山機械制造業為著,此外有冶金、化工、食品、建材等,礦山設備和原煤產量在湖南8省轄市中名列前茅。出口產品有皮革、服裝、精陶等數十種。郊區農業以產水稻、蔬菜、鮮魚、水果等為主。市內有衡陽醫學院、衡陽師專等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多所。東郊有酃湖之勝,西郊石鼓書院為清初王船山講學處。江東岸有湘南學聯舊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屬衡東縣境有特大天然溶洞,其中大洞72個,小洞147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