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興城市,衡水地區轄市和行署駐地,地區經濟、交通中心。位於省境中南部石德鐵路上。面積598平方公裡,人口32.28萬;其中城區面積11平方公裡,人口10.3萬。衡水西漢為桃縣地,隋開皇十六年(596)置衡水縣,治所在今舊城村。明永樂十三年(1415)因舊城被淹,遷至今市區老城區。1947年建市,1949年撤銷,1964年改為鎮,1982年改為市,1983年衡水縣併入。市境位於平原,滏陽河流經市區。50年代前為商業集鎮,除十幾傢酒坊外,毛筆生產歷史悠久久,有“毛筆聖地”之稱。50年代以來發展瞭化工、食品、機械、紡織、造紙、印刷和工藝美術等部門。鼻煙壺、地毯、牙玉雕刻、毛筆、皮件等遠銷國外。衡水歷為河北省中南部的交通要道,公路四通八達。有石德鐵路東連津浦,西接京廣。京九鐵路也經過衡水。工業集中在鐵路以北;鐵路以南滏陽河以東是商業繁盛的老城區;河西是行政文化區,也是街道寬闊的新市區。古跡有唐孔穎達墓、清平南王尚可喜墓及清重修的七孔老石橋和建於宋初的寶雲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