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嶽中的南嶽。位於湘中衡陽盆地北緣,湘江西側。燕山期花崗巖體呈巖基狀侵入元古界板溪群,局部切穿泥盆系與石炭系地層,屬穹隆構造。經斷層活動,一側仰起,蓋層剝落,巖體受侵蝕切割成陡崖山叢地貌。山體呈北東30°走向,長約32公裡,寬17公裡,面積472平方公裡。山巒突兀崢嶸,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紫蓋、天柱、石廩、芙蓉、華蓋、白石、岣嶁等峰,逶迤參差,一般高約千米。山間有白龍潭、華嚴湖、半山亭、磨鏡臺、南天門、高臺寺和望日臺等勝跡。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素稱南嶽“四絕”。又因雲霧幻變,故祝融峰有“雲起峰流”的壯觀。南嶽歷史悠久,多文學遺產,一度曾為理學淵藪與宗教福地。現存南嶽大廟、磨鏡臺、福嚴寺、南臺寺、藏經殿、方廣寺、望日臺等古典建築及有關文物。衡山植物資源豐富,其中天然生長的樹種約有85科,600餘種。福嚴寺右的銀杏、藏經殿前的青錢柳,廣濟寺側的絨毛皂莢,及山間的香果樹、銀鵲樹、柯楠樹、湖南白檀、天目紫莖、短柄青岡、天目槭、日光槭、毛枳椇、金錢松、大果癭椒、鐘萼木、紅豆杉、伯樂樹、衡山青岡、楠木、稠木等均為稀有珍貴樹種。已建立南嶽樹木園,為搜集、展覽、引種、改造利用森林資源的露天實驗場。

衡山祝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