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區轄市和行署駐地。蒙古語意為“金”。位於阿爾泰山南麓克蘭河畔,三面環山。面積1.15萬平方公裡,人口17.5萬。1954年始稱阿勒泰縣,1984年改市。市境南部是額爾齊斯河和克蘭河沖積平原,為農牧區。氣候屬中溫帶,年均溫4℃,極端最低溫-44℃,平均無霜期155天,最少年133天,年降水量200毫米。額爾齊斯河南岸、市境西南部的北屯,是1959年以後發展起來的新型城鎮,人口1.2萬;為農十師師部駐地,既是農墾中心,也有以農牧產品為原料的毛紡、農農機修造、食品加工等工業;同時又是阿勒泰地區公路交通要沖,也有條件發展為額爾齊斯河的航運中心。市境北部為阿爾泰山南坡,中山帶年降水量超過500毫米,落葉松林茂密,是新疆重要林區,也是優良夏季牧場。山區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金、鐵、銅及鈹、鋰、鈮、鉭等稀有金屬以及白雲母、輝綠巖、柘榴石和多種寶石。金礦和一些稀有金屬已開采。附近地區歷史上以牧為主,著名的阿勒泰(福海)肥臀羊,臀部儲存大量脂肪供冷季消耗,是長期在嚴酷環境下自然形成的良種。公路可通北疆各縣,民航班機可通烏魯木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