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

  晚清軍政重臣,湘軍統帥之一,洋務派重要首領。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舉。後屢次會試不第,遂絕意仕進,轉而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

 1851年(咸豐元年)太平天國起義後,先後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為抗拒太平軍多所籌劃。1856年,因接濟曾國藩部軍餉以奪取被太平軍所占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後又加四品卿銜。1860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後,以四品京堂候補,隨同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曾在湖南招募五千人,組成“楚軍”,赴江西、安徽與太平軍作戰。1861年太平軍攻克杭州後,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1862年(同治元年),以衢州(今浙江衢縣)為基地進攻浙地。同時,聯絡入浙外國侵略軍,組成中法混合軍,稱“常捷軍”,並擴充中英混合軍。次年,命為閩浙總督,仍兼巡撫事。1864年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論功,封一等恪靖伯。旋奉命率軍入江西、福建追擊太平軍李世賢、汪海洋部,至1866年2月攻滅於廣東嘉應州(今梅縣)。

  鎮壓太平天國後,倡議減兵並餉,加給練兵,尤以為海禁開,非制備船械不能圖自強。1864年,在浙江仿造小輪船。1866年上疏奏請設局監造輪船,獲準試行,即於福州馬尾擇址辦船廠,聘請法國人日意格、德克碑為正、副監督,派員出國購買機器、船槽,並創辦求是堂藝局(亦稱船政學堂),培養造船技術和海軍人才。旋改任陜甘總督,推薦原江西巡撫沈葆楨任總理船政大臣。一年後,福州船政局(亦稱馬尾船政局)正式開工,成為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1867年,奉命為欽差大臣,督辦陜甘軍務,率軍入陜西攻剿西捻軍和西北反清回民軍。次年,追擊西捻軍至直隸(約今河北)、山東,會同李鴻章軍全部平滅之。後再返西北,五年間先後攻破寧州(今甘肅寧縣)董志原、靈州(今寧夏靈武)金積堡、河州(今甘肅臨夏東北)、肅州(今甘肅酒泉)等回軍重要據點,殘酷鎮壓瞭陜甘回民起義。1873年,命以陜甘總督協辦大學士,晉東閣大學士。陜甘任間,繼續從事洋務,創辦蘭州制造局(亦稱甘肅制造局)、甘肅織呢總局(亦稱蘭州機器織呢局),後者為我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

  1875年(光緒元年),清政府內部發生“海防”和“塞防”的爭論。時中亞浩罕國軍官阿古柏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區,俄國占據伊犁地區,日本派兵窺伺臺灣,西北邊塞和東南沿海防務均告危急;李鴻章等認為兩者“力難兼顧”,主張放棄塞防,將“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左宗棠力表異議,指出西北“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是年5月,奉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1876年,駐肅州指揮多路軍討伐阿古柏,確定“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作戰方針。7月克烏魯木齊,次年1月占和闐(今和田),收復除伊犁地區外的新疆全部領土。因功晉封二等侯。隨即上疏建議新疆改設行省,以收長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時,抨擊崇厚一任俄國要求,輕率定議約章,喪權失地,主張“先之以議論”,“決之於戰陣”。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肅州抵哈密。1881年初,中俄《伊犁條約》簽定,應詔至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兵部事務。同年夏,調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3月,因目疾辭免兩江總督職。6月,奉召入京,再任軍機大臣。時值中法戰爭,法國艦隊在福州馬尾擊潰福建水師,遂奉命以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11月抵福州後,積極佈防,並組成“恪靖援臺軍”東渡臺灣。1885年病故於福州,贈太傅,謚文襄。著有《楚軍營制》(附條規),其奏稿、文牘等輯為《左文襄公全集》。

  

參考書目

 羅正鈞:《左文襄公年譜》,嶽麓書社,長沙,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