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1928~1930年間流亡日本時,以恩格斯《傢庭、私有制和國傢的起源》的研究方法為嚮導,撰寫的一部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學術專著。全書分為六個部分:中國社會之歷史的發展階段;《周易》時代的社會生活;《詩》《書》時代的社會變革與其思想上之反映;卜辭中的古代社會;周代彝銘中的社會史觀;追論及補遺。其中,《中國社會之歷史的發展階段》曾發表於《思想》1928年第四期,關於《詩》《書》《易》的研究,曾化名杜衎,在1928年9、10月間《東方雜誌》上連載。該書提出商商代和商代以前都是原始公社制社會,西周為奴隸制社會,春秋戰國時代奴隸制已在崩潰的觀點。1940年7月18日,作者為糾正過去研究中的失誤,又撰寫《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一文(收入《十批判書》),提出殷商也是奴隸制社會的觀點。該書初版於1930年,上海聯合書店印行;以後多次修訂重印。1982年人民出版社據1977年重印本編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該書自1930年初版發行以來,在中國學術界獨樹一幟,產生瞭重大影響,成為現代中國史學主要流派之一的代表作。(見彩圖)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