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征派賦役而編制的土地登記簿冊。以所繪田畝狀如魚鱗而得名,簡稱魚鱗冊。據文獻記載,南宋紹熙元年(1190)漳州等地即開始編制這種圖冊,在全國範圍內普遍推行始於明洪武二年(1369),進入清代後漸廢。

  洪武元年春,明太祖朱元璋針對兩浙富民詭寄田產、逃避賦稅之弊,派遣周鑄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實田畝。並在松江編制魚鱗圖冊。二年,又派國子生武淳等分別巡行州縣,全面清丈土地,查實田畝,編造土地清冊,即魚鱗圖冊。具體辦法是:根據各各縣稅糧多少,將一縣分為若幹區,每區又按土地的自然形態分為若幹地段,由糧長率裡長、甲首進行丈量,以田地為主,編排字號,詳列土地面積地形、四至、土質優劣及上中下等稅則。有的圖冊還有“分莊”一欄,以備土地買賣時糧差過戶或父子兄弟析產之用。各州、縣、都、裡將所轄境內的田地圖編在一起,櫛比排列,制成魚鱗總圖冊。各州縣年終統一造冊解府匯編成一府總冊。圖冊一式四份,分存於縣、府、佈政使司、戶部。

洪武魚鱗圖冊

  明代魚鱗圖冊,就其所登記的項目而言,已是相當完備的土地登記冊。它的編制,使賦役的征收具備瞭確實根據,多少防止瞭產去稅存或有產無稅的弊端,使政府稅收有瞭保證,耕地及稅額也有所增長。據洪武十四年統計,全國土地面積是三百六十六萬七千七百多頃。到二十四年,增至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七百多頃;賦稅收入僅米麥一項,也由洪武十四年的兩千六百一十萬餘石,增至二十四年的三千二百二十七萬餘石。魚鱗圖冊的編制,對於鞏固高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傢的經濟基礎,曾發揮瞭較大的作用。

  但明代中葉後,魚鱗圖冊與實際逐漸不相符合,而流為具文。清朝建立後,已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