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原稱《詩》。包括自西周至春秋中期約五百年間的作品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風》又稱《國風》,絕大部分是各地的民歌。《雅》又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都是貴族作品,《小雅》中有貴族作品,也有民歌。《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都是貴族祭神祭祖的詩歌。《詩經》不僅表現瞭古代人民在藝術上的偉大創造,而且反映瞭當時的社會生活、典章制度、風俗習慣以及階級、階層的精神面貌等。

  《詩經》中的許多詩歌都是史詩,所提供的史料可以分為以下幾類:①記述周人早期活動的歷史和傳說。如《大雅》的《生民》、《緜》等篇,記述瞭周的始祖薑嫄生育後稷的神話和後稷在農業上的貢獻,以及周族古公亶父自豳遷岐的故事。這些資料後來成為司馬遷撰寫《史記·周本紀》的重要根據。②反映重大的歷史事件。如《大雅·桑柔》描寫的,大概是周厲王十六年(前842)人民反抗活動的情況。③反映社會制度。如《小雅·信南山》、《周頌·臣工》等篇保存瞭有關土地分配和耕作的資料,《大雅·公劉》等篇保存瞭關於賦稅的資料,《秦風·黃鳥》篇保存瞭貴族用人殉葬的資料。④反映政治的黑暗、民間的疾苦和人民的反抗精神。如《魏風》的《碩鼠》、《伐檀》等篇控訴瞭貴族的殘酷剝削和不勞而獲的行為。《豳風·七月》等篇記述瞭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⑤反映自然災異。如《大雅·雲漢》篇所寫的旱情,研究者多認為即指周宣王末年發生的大旱災而言。《小雅·十月之交》篇描寫地震的情況說“百川沸騰,山塚崒崩”,同時發生日食。據有的研究者推算,這次大地震發生在周幽王六年(前776)九月六日,這是中國最早的有確實日期的地震記錄。此外,《詩經》中許多詩歌所表現的喜怒哀樂的情緒,也可以據以考察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狀況。

阜陽雙古堆出土的《詩經》竹簡(部分)

  《詩經》的註本極多,比較重要的有收入《十三經註疏》的《詩經註疏》以及宋代朱熹的《詩集傳》。清代以來關於《詩經》的重要著作有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陳奐《詩毛氏傳疏》、王先謙《詩三傢義集疏》、林義光《詩經通解》、吳闓生《詩義會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