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以北京流行的曲藝單弦牌子曲為主發展而成,初名“曲藝劇”,1952年始正式定名為“曲劇”。單弦牌子曲,也稱“八角鼓”,是採用牌子曲聯綴體,三弦伴奏,八角鼓擊節演唱故事的一種說唱藝術,曲調豐富,形式多樣。它的主要曲調有〔太平年〕、〔雲蘇調〕、〔羅江怨〕、〔南城調〕、〔剪靛花〕、〔湖廣調〕、〔南鑼北鼓〕、〔數唱〕等,大都出自民間小曲,有的擅長抒情,有的適合敘事,成為曲劇選用唱腔曲調和改編創造新唱腔曲調的主要來源。單弦的演唱形式,有單唱、對口唱(拆唱)、、群唱和彩唱。其中拆唱、彩唱等已發展為裝扮角色的簡單表演(仍保持有說唱的特點)。北京曲劇在逐步向舞臺表演藝術過渡時,曾吸收和借鑒戲曲、話劇等形式,作為創造曲劇的基礎。1950年,北京曲藝演員,開始嘗試演出現代生活劇目。1951年夏至1952年初,北京曲藝團選用單弦牌子曲,並吸收大鼓、琴書的唱腔,排練和演出作傢老舍編寫的現代戲《柳樹井》,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接著又陸續排演《張桂容》(據話劇《婦女代表》改編)等現代戲。在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的情況下,形成瞭曲劇自己的風格和特色。隨後,又排演瞭清裝戲和古裝戲,如《楊乃武與小白菜》,並攝制成影片。1979年北京曲藝團改名北京曲藝曲劇團。

《張桂容》劇照(魏喜奎飾張桂容)

  曲劇演員來自曲藝演員,他們發揮曲藝演唱、念白方面行腔圓潤、吐字清楚、以聲情感人的優勢,註意從生活和人物出發,學習運用戲曲的表演身段、動作,在擴大豐富劇目的同時,湧現出第一批北京曲劇的名演員魏喜奎、孫硯琴、李寶巖、佟大方等。許多編導、音樂、舞美方面的專傢,投身於曲劇藝術的創作,建立導演體制。在伴奏音樂上,除三弦外,逐步采用中、西管弦樂器和打擊樂,以豐富其表現力;在舞臺美術上,佈景、服飾、燈光等的設計和運用也逐漸完備。30年來,在劇目創作、改編以及舞臺藝術發展方面卓有成就,並培養瞭一批新的青年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