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女小說傢。生於黃海南道長淵郡一貧農傢庭。4 歲喪父,母親改嫁到一崔姓地主傢,在遭受歧視的環境中度過童年。繼父死後,1924年進平壤崇義女子學校。喜愛文學,受到新興的無產階級文學的影響。因參加進步學生團體和罷課鬥爭,被開除學籍。1925年在《朝鮮文壇》發表處女作散文《秋天》。1929年移居到中國東北延邊地區龍井一帶,當過教員。1931年寫作第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母親和女兒》。同年冬回國。1932年再到龍井。1934年在《東亞日報》發表長篇小說《人間問題》》,其中的主人公阿大和善妃都是純樸的青年農民,他們被同村的地主害得走投無路,相繼流入城市做工,在革命思想的影響下,走向反抗的道路。小說反映瞭20世紀30年代初朝鮮人民的生活和鬥爭,揭露瞭日本帝國主義和地主階級的罪惡,暗示出工人階級才是革命的動力。她雖然沒有參加當時的無產階級文學團體“卡普”,但是她的創作傾向是和“卡普”作傢一致的。這期間,她還寫有短篇小說《足球戰》、《解雇》等。1936年後長期臥病,1939年回國。後期的作品帶有自然主義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