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埋葬帝王、後妃的墳墓和祭祀建築群。它與宮殿、壇廟一樣,都屬於政治性很強的大型紀念建築,體現瞭奴隸制、封建制王朝的政治制度和倫理觀念。

  建築形制和沿革 遠古時代,殉葬制度簡單。《禮記·檀弓》載:“古也,墓而不墳;”《易·系辭》載:“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商代已很重視埋葬制度。至遲在周代就把殯葬制度納入朝廷禮制範圍。《周禮·春官》載“塚人”的職職責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先王之葬居中。……以爵等為丘封之度,與其樹數。……正墓位,蹕墓域,守墓禁。”現知最早的地上王墓遺存,比較典型的是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的中山國王墓,墓上有墳丘,墳頂有寢殿遺跡,墳上可能遍植樹木。陜西省臨潼縣驪山秦始皇陵,規劃和造型都很嚴格整齊。陵丘為3層方形夯土臺,頂部建有寢殿;墳上遍植柏樹,以象征山林。古代帝王墳墓通稱陵寢,又稱山陵,即從這種形象而來。秦始皇陵周圍有2層圍墻,圍墻正中建門闕,整齊對稱;陵墻外還有規模宏大的兵馬俑坑。漢承秦制。西漢陵墓大部分位於長安西北咸陽至興平一帶,陵丘都是正方形截錐體,稱為方上。陵上面建寢殿,四周建圍墻,呈十字軸線對稱。帝陵旁還有後妃、功臣貴戚的墳墓,形式與帝陵相似,但規模大為減小。帝陵周圍還建有官署、貴戚第宅、苑囿,外繞城墻,稱為陵邑,是一種很特別的貴族居住區。東漢帝陵大部分集中在洛陽(北魏)北邙山上,形制繼承西漢,但體量縮小,而且沒有陵邑。南朝帝陵規模不大,墳丘上不建寢殿,但開始在陵前設置縱深的神道,神道兩側對稱排列石刻的麒麟(辟邪)、墓表和碑。唐代陵墓是漢陵以後的又一種典型形式。唐代18處陵墓中有15處是利用自然山丘作為陵體,周圍建方形陵墻,四面正中建闕門,外置石獅,正南設置很長的神道,南端建大闕門。兩側佈置石人、石馬、朱雀、華表等。陵頂不建寢殿,而改在門內設獻殿。五代十國帝陵規模都不大,從已發掘的南唐二主和前蜀王建墓來看,更多註重墓內裝飾,雕刻、壁畫的構圖和技法水平都很高。北宋陵墓綜合瞭漢唐的特征,但更規格化。帝陵的主體稱為上宮,為十字軸線對稱,方形圍墻,四面正中設門,轉角處建角樓,南面設神道,建闕門。神道兩側對稱排列大朝會的儀仗,有宮女、官員、使臣、馬、象、羊、虎等石刻,最南端建闕門,稱為乳臺。另在上宮的北面建下宮,為一組供奉帝後遺像和祭祠使用的祠祀建築。帝陵西北方為後陵,形制與帝陵相同而規模減小。宋以前帝王陵墓至今隻發掘瞭很少幾座,很難全面判斷墓室形制,但從已知的有關材料來看,大體上漢以前多為土穴木槨方形單室;漢以後多為磚石拱券結構,有前、中、後3墓室或前後2墓室,墓道很長。

  明代陵墓繼承瞭宋代集中建陵,組成陵區環境的傳統,同時加強瞭神道建築處理,突出陵墓前導部分的氣氛,但對陵體作瞭大的變動。明陵的陵體完全宮室化,是對朝會格局的模擬,其中前朝部分為宮室型的縱向院落,而將後寢部分改為明樓寶城。清代陵墓與明陵基本相同,隻是規模略小,每陵都設神道,並有獨立的後妃陵墓。墓室都是多室型拱券結構。

  建築的藝術形式 中國古代陵墓屬於禮儀性紀念建築,其功能主要是體現帝王神靈不朽,法統永存。因此要求建築表現出某種肅穆、崇高、永恒的藝術氣氛。陵上種植長青松柏,就表明瞭陵墓所追求的涵義。在建築處理上,唐代以前,多註重陵墓本身的造型設計,十字軸線對稱的截錐體,富有穩定、堅實、嚴肅的性格,陵丘頂上建寢殿,更突出瞭這種建築的神聖性。但當時對環境序列重視不足。唐代開始重視環境,陵前設置很長的神道,用門闕、石刻加深瞭序列層次,烘托出瞭濃重的紀念性格。而利用自然山峰作為墳丘,使神道至陵前逐步升高,展示出雄偉壯闊的氣勢。但陵墓本身建築處理不多,氣魄開闊有餘而格調深沉肅穆不足。宋陵綜合漢唐手法,並將帝陵後陵集中修建,環境總體氣氛組織得比較好,但因受風水觀念影響,依“五音姓利”的說法,以國姓趙屬“角”音,利於丙、壬方位(北偏西),必須按照“東南地穹,西北地垂”佈置建築,所以各陵都是前(南)高後(北)低,再加南對嵩山少室,北靠洛河,更加大瞭後傾的趨向。明清陵墓藝術形象最突出,手法最成熟,主要表現在:①集中修建,註重環境效果。環境都是正面開敞,其餘三面山巒環抱的小盆地,前低後高;建築與環境尺度適中,都是在人的正常視野范圍以內,既保證瞭整體氣勢雄闊,又使人能夠把握住完整的藝術效果。②每陵正對一個山峰,將自然的山陵組織到人造的陵墓建築中,增加瞭建築藝術形象的內涵。③特別註重前導部分的序列處理。清陵每陵前都有神道、碑樓,加深瞭各陵的層次。明十三陵隻有1條神道,從石牌坊到長陵前總長達7.5公裡,共分3段,藝術效果極為強烈,實際上是整個陵區的一條脊骨。④陵墓建築整齊對稱,造型嚴謹,特別是明樓寶城,形如城堡,堅實有力,很富有紀念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