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蒙古語文學代表作之一。中國蒙古族學者丹金達格巴著。18世紀上半葉成書。書的全稱是《蒙文啟蒙詮釋──清除錯字之蒼穹瑪尼經》,簡稱《蒙文啟蒙詮釋》。全書約6000字,分3部分。第1部分敘述蒙古文字沿革及佛教傳入蒙古的情況。首先介紹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關於回鶻式蒙古文字母分為陽性(緊)、陰性(松)、中性(或緊或松)3類的論述。然後提到八思巴創制蒙古方體字的經過。接著扼要記述搠思吉斡節兒制訂回鶻式蒙古文拼寫規則、翻譯佛經以及在清代康熙年間用蒙古文翻譯大藏藏經甘珠部的歷史。第2部分根據搠思吉斡節兒《蒙文啟蒙》的主要內容,對蒙古文字母的分類、音節和常用的語法形式(格、助詞、語氣詞等)一一舉例加以說明。在這一部分裡丹金達格巴明確指出蒙古語元音和諧律的主要規則,以及在寫法混同的情況下判斷一個字母讀什麼元音的4種方法。他對新增加的輔音字母p、š、ǰ的用法做瞭解釋,對口語中一些詞的讀音規范問題進行瞭闡述。第3部分對蒙古語語音的發音生理特點做瞭分析。方法上借用瞭印度哲學的“五大”和中國哲學的“五行”的概念。這部著作概括瞭歷代蒙古語文學傢的研究成果,對蒙古文的規范作出瞭重要貢獻。曾以手抄本、木刻本、鉛印本等多種形式在蒙古族中廣泛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