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藏族聚居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雲南、四川、甘肅等省的部分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藏族舞蹈形式種類繁多,風格多樣。

  據西藏《拉達克王系》記載,遠在吐蕃王朝以前的德曉勒王時期(約西元前2~前1世紀),“魯”和“卓”(藏語歌與舞之意)已有瞭相當的發展。7世紀前後,吐蕃王朝統一瞭西藏及其周圍地區,逐漸形成瞭藏族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是在當時當地原始民間文化和本教文化的基礎上,吸收瞭佛教文化與中原漢族文化的內容產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並反映在保留下來的藏族舞蹈中。

  藏族舞蹈大體可分為民間歌舞和宗教舞蹈兩大系統;又可具體分為諧、卓、噶爾和羌姆4大類。

   泛指流傳在廣大農牧村鎮的自娛性集體歌舞,其主要形式有:

  果諧 即圓圈舞。是流傳在前後藏地區廣大農村的一種自娛性集體歌舞,以山南地區的最有代表性。它以娺拍為基本節奏,重拍起步,3步一變,頓地為節,步法紮實穩健,節奏鮮明,勞動氣息濃鬱,長於抒發歡快熱烈的情緒。民間傳說果諧節奏與動作的形成與打青稞和“打阿嘎”(夯房基)的勞動有關。舞蹈時,人們圍著盛有青稞酒的酒缸,男女各站一邊,拉圈起舞,從左向右沿圈踏步移動並分班歌唱。領舞者不時發出“休休休”的呼喊,指揮群舞者統一節奏。這種舞蹈一般分為3段,中間一段舞蹈速度較快,男方跳完女方緊接著跳,形成男女舞蹈競賽的場面。歌詞內容多為歌頌傢鄉和贊美生活。

  果卓 俗稱鍋莊,是圓圈歌舞的意思。舞蹈動作有力,舞姿矯健奔放,有模擬禽獸的動作,如模擬山鷹的各種形態。地區風格很突出,一般分為農區果卓、牧區果卓、林區果卓。農區果卓主要流行在昌都、川西等地區,它的結構分兩大段,即從慢板歌舞逐漸到快板歌舞。開始時男女分班拉手走圈,輪班唱歌,歌聲伴合舞蹈,多作甩袖應節踏步。歌唱一段之後,齊聲叫“唾”!頓時側身擰腰,舞步越跳越快,舞蹈在熱烈的情緒中結束。牧區果卓流傳在藏北、青海、川西廣大牧區,其結構和形式與農區果卓大體相似。但慢唱部分的舞蹈風格和農區的差異較大,歌唱性強,動作幅度更小,而快板歌舞段落動作雄健急速,多胸前晃雙手、擦地跳躍、前頓步接左右翻身。林區果卓流傳在西藏工佈地區,故又稱工佈卓,也分慢板和快板兩大段,隻是在慢板接快板之間有一段擦地為節的過渡連接步叫“谷雜”(九點步)。舞蹈的節奏感很強。工佈的人除農業外,兼營狩獵、采集,所以舞蹈動作中有模擬狩獵生活的射箭步和模擬飛鳥的動作。

  堆諧 有兩重含意:①藏族人把雅魯藏佈江上遊的昂仁、定日、拉孜、薩迦及阿裡一帶叫作“堆”,這些地區的農村圈舞就叫堆諧。②上述舞蹈傳入拉薩後,經過加工規范瞭的藏族踢踏舞。13世紀,“堆”地區出現瞭一種叫“札木聶”的六弦琴,當地居民開始用它為歌舞伴奏,致使農村圈舞在結構上發生瞭變化。首先是歌曲中出現瞭前奏、間奏、尾聲3個純音樂部分,促使有舞必歌的果諧擺脫瞭受歌詞段落的限制,在純音樂中踏出靈活多變的步法,構成瞭踢踏舞的雛形。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規定每年六月底七月初在拉薩舉行雪頓節(酸奶節,後發展成藏戲節),讓各地藏劇團集中到拉薩獻藝。“堆”地區窘巴藏戲團的劇目中,穿插表演瞭這種已具雛形的踢踏舞,受到拉薩各階層人士的喜愛。這種舞經過加工創造,形成瞭娺拍節奏、後半拍起步的各種打點的步法,如3步一變,右腳起步,左右連踏5步、7步、9步等步法以及踏步轉等交錯組合,腳下發出各種音響節奏的踢踏舞。配上洋琴、笛子、京胡、六弦琴(札木聶)、串鈴等樂器的伴奏之後,把堆諧舞曲規范成由“降諧”(慢歌)、“諧個”(歌頭)、“覺諧”(快板歌舞)、“諧休”(尾聲)組成的較完整的結構形式,逐漸從自娛性舞蹈過渡到表演性舞蹈。

   是弦子舞的意思。流行於巴塘、昌都、雲南、青海一帶的藏族聚居地區,西藏境內也有流傳。每逢節日,一人操“白旺”(牛角胡)站在排頭,拉起胡琴帶領人群揮袖起舞,邊唱邊舞,基本隊形是圓形,順時針方向行進,時聚時散。舞者膝部連續柔緩地顫動,舞姿優美抒情。它的拖步、點步轉身、晃袖等動作,很有特色。諧裡的《孔雀吸水》,是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泛指表演性強的集體舞,包括多種鼓舞、擬獸舞、性格舞等。這類舞蹈一般重技巧表演,歌時不舞,舞時不歌,或歌與舞穿插進行,如後藏的卓(大鼓舞)、山南、拉薩一帶的卓諧(扁形腰鼓舞)、熱巴卓(鈴鼓舞)、拉姆夏卓(藏戲舞蹈)、孔雀舞等。有代表性的卓有下面兩種:

  熱巴卓 熱巴流傳在昌都、工佈地區和四川、雲南藏族聚居區,是包括鈴鼓舞、雜曲、民間歌舞的一種綜合表演藝術。表演熱巴的多數是流浪藝人,過去將這種藝人也稱為熱巴。而熱巴卓是專指熱巴中的鈴鼓舞。表演這種舞蹈開始要向觀眾說一段頌贊吉祥、炫耀技藝的話,然後男執銅鈴,女持帶把的扁鼓,邊敲邊舞,情緒熱烈。觀眾增多以後,就拉開場子進行技巧表演。先是女子集體表演鼓技,然後男子各自表演不同的技巧動作。鈴鼓舞的鼓點可分為1點、3點、5點、7點、9點5大組,每組鼓點均有一套技巧動作。各地的熱巴各有所長。

熱巴卓

  卓諧 流傳在拉薩、山南等地農村的一種鼓舞。舞者攜扁圓形腰鼓,多在喜慶節日的禮儀場合表演。表演時有身披羊皮、頭戴面具的指揮者(“卓本”)指揮舞蹈進行的次序和鼓點的節奏。表演形式大體分3段,第1段是純舞,節奏由慢到快,擊鼓跳躍,變化隊形,中間穿插鼓技表演。第2段是徒歌,歌詞內容為吉祥如意之詞。第3段是邊擊鼓邊歌唱,最後以施禮拜揖結束。這種舞的表演者,多在膝部或腰部拴一串鈴鐺,隨著跳躍發出聲響。日喀則地區的大鼓舞所用的鼓比一般卓諧的鼓大一兩倍,帶長把,橫插腰後,表演起來氣魄宏偉。

  噶爾 藏語意為專業性的表演歌舞。這裡主要是指17世紀噶丹頗章王朝時期,拉達克國王獻給五世達賴的一部樂舞。這部樂舞,一直表演於西藏宮廷。它吸收瞭部分藏族舞蹈的韻律和動作,已經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藏族宮廷舞蹈。表演這種樂舞的是男性兒童,稱噶爾巴,他們身穿彩衣,頭戴白佈圈帽,靴上系鈴,每人手中拿一柄小斧子。噶爾的表演特點是:唱一句歌詞,變換一種舞姿造型,如雙臂托天舉斧,送胯成三道彎式的曲線姿勢等。舞蹈內容多是驅邪迎祥、歌頌政教昌隆和達賴喇嘛的。主要伴奏樂器有達爾瑪(近似新疆的鐵鼓)、加林(長嗩吶)、根卡等。整個舞蹈,從服飾、舞姿和音樂,都受到中原武舞及西域樂舞的影響。

  羌姆 泛指驅鬼酬神、宣揚佛法天命、解說因果關系和表演佛經故事的宗教性舞蹈,包括民間“鳥冠虎帶擊鼓”的大型巫舞,主要是指喇嘛寺的跳神。這種舞蹈,最早是根據印度佛教瑜伽宗的禮儀,吸收本地苯教反映自然崇拜的巫舞、擬獸舞、法器舞混雜而成。在表演時,沒有歌唱,氣氛莊嚴肅穆。

  每逢宗教節日,喇嘛寺舉行跳神活動。在嗩吶、蟒筒、長號、鼓齊鳴之中,表演者頭戴面具、手執法器或兵器裝扮成眾神出場,繞場一周,揭開序幕,然後陸續表演兇神舞、骷髏舞、牛神舞、鹿神舞、金剛力士舞和護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內容。在各段舞蹈之間,還穿插喇嘛的摔跤、角鬥等表演,以娛樂觀眾。有的還表演《舍身飼虎》之類的佛經故事。此外,還有表現樂善好施、長命富貴的壽星舞、鹿舞、仙鶴舞等。最後一場是驅鬼,眾神兵將酥油和糌粑制作的想象中的鬼首──“朵瑪”押送到寺外曠地點火焚燒,逐一年之邪,祈一年之福(見喇嘛教寺廟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