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時期俗舞的總稱。包括公莫舞、巴渝舞、杯盤舞、白紵舞、鞞舞、鐸舞、拂舞等。據《樂府雜錄》載,這些舞“始皆出於方俗,後寢陳於殿庭”。漢魏以後,以鞞、鐸、巾、拂四舞用於宴饗。隋代去掉所持鞞、拂等舞具在宮廷宴會上與雜技同時演出。

  鞞舞 鞞是扇形的小鼓,執鞞而舞故稱鞞舞。漢章帝曾作《關東有賢女》等鞞舞歌5篇,歌詞均已佚。東漢靈帝時的西園鼓吹藝人李堅擅長鞞舞,曹操把他請來表演,但他已年逾逾70,久不能舞,歌也記不清瞭。曹植依照漢曲的格式,重新寫瞭鞞舞歌5篇:《聖皇篇》、《靈芝篇》、《大魏篇》、《精微篇》、《孟冬篇》。在這些歌中,描寫魏的禮儀、宮廷宴饗、郊獵、百戲等情景。晉代傅玄也曾作《洪業》、《明君》等鞞舞歌5篇。南朝齊梁以後一直到唐都曾有鞞舞歌,較有名的如李白的《東海有勇婦》。

  鐸舞 鐸是古代傳令的樂器,文事振木鐸,武事振金鐸,持鐸而舞稱鐸舞。鐸舞漢曲有古詞《聖人制禮樂》篇,因聲辭雜寫,已難解讀。魏鐸舞曲名為《太和時》。晉傅玄所作鐸舞曲《雲門篇》,說明瞭鐸舞內容以及動作和音樂節奏。鐸舞一直留傳至唐,清商樂第63曲中《鐸舞》尚存。

  巾舞 漢代所舞的巾,與近代長綢舞的長綢相近。漢代巾舞有歌辭,載《宋書·樂志》。山東安邱縣發現的一塊漢畫像石上有巾舞的形象:舞女高髻細腰,穿著分為4片的舞裙,裙長及地,雙手各持一巾而舞;王封村漢畫像石上舞者為男子,戴冠,長袍束腰,持雙巾而舞,旁邊還有樂人在伴奏。四川揚子山發現的漢畫磚上畫一梳雙髻的細腰舞女,舞雙巾,巾端系於短木棍上,人持木棍舞巾。旁有擊鼓和吹排簫的樂人伴奏。巾舞傳至晉宋,又名公莫舞。據《舊唐書·音樂志》載:“公莫舞,晉宋謂之巾舞,其說雲:漢高祖與項羽會於鴻門,項莊劍舞,將殺高祖,項伯亦舞,以袖隔之,且雲:公莫害沛公也。漢人德之,故舞用巾以象項伯衣袖之遺式也。”

  拂舞 拂,即塵尾,持之而舞稱拂舞。《晉書·樂志》載:“拂舞出自江左,舊雲吳舞,亦陳於殿庭。”晉代拂舞歌有《白鳩篇》、《濟濟篇》、《獨漉篇》、《碣石篇》、《淮南王篇》5篇。南朝齊梁拂舞沿用晉詞。拂舞一直流傳至唐代,如李白作《白鳩舞辭》中有“歌白鳩、引拂舞”之句。

  杯盤舞 《唐書·樂志》載:“漢有盤舞,晉世謂之杯盤舞。”此舞盛行於西晉太康年間(280~289),舞者兩手各執杯盤旋臂而舞。晉代有《杯盤舞歌》,對舞蹈內容和形式有所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