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富蘆花

  日本小說傢。生於熊本縣。少年時受自由民權運動薰陶。1885年皈依基督教,曾嚮往托爾斯泰的創作和生活。1888年在熊本縣任教,翌年入民友社任校對,並開始寫作。1898至1899年發表連載小說《杜宇》,因而聞名。小說通過一一個女人的愛情悲劇,批判封建倫理和傢族制度。《回憶》(1901)塑造瞭一個不滿現實、渴望立身揚名的資產階級理想主義者形象。隨筆小品集《自然與人生》(1901),描寫瞭大自然的景色,隱含著作者對社會現實的譏諷。1903年震動文壇的長篇小說《黑潮》,是一部形象的社會政治史,它揭露明治政府的奢侈昏聵和專橫暴虐。1907年去耶路撒冷朝聖,途經俄國時曾會見托爾斯泰。歸國後作《順禮紀行》,抒發他對托爾斯泰的崇敬之情。《寄生木》(1909)刻畫瞭一個不滿現實、苦鬥致死的青年形象。在幸德秋水事件中,曾發表《謀叛論》,反對天皇制政府的強權統治。1908年後在東京郊外實踐瞭托爾斯泰式的晴耕雨讀的生活。1913年寫下的隨筆集《蚯蚓的夢囈》,紀錄瞭他的田園生活。同年還寫有批判封建主義倫理道德的《黑眼睛與黃眼睛》。他的作品以剖析和鞭笞社會的黑暗在日本近代文學中獨樹一幟。但晚年作品《富士》(1925)和《新春》已失去昔日的批判鋒芒。《黑潮》有中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