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炎培

  中國民主革命傢、教育傢。號楚南,後改號韌之、任之,筆名抱一。江蘇省川沙縣(今屬上海市)人。他20歲起,即在傢鄉任塾師,後舉於鄉裡。1901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學特班,從蔡元培先生受業。南洋公學學潮後,1902年底返故裡辦川沙小小學堂,旋因鼓吹反清,被捕入獄,獲保出獄後去日本,不久歸國。辛亥革命前,曾親手創辦並主持上海廣明小學、廣明師范、浦東中學。1905年秋,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任江蘇省教育司司長。1913年6月任教育部“課程標準起草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教育會副會長。8月,發表《學校教育采用實用主義之商榷》一文,首倡教育與學生生活、與社會實際相聯系的實用主義。1917年5月6日,黃炎培聯合國內各界知名人士在上海發起成立中華職業教育社。該社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個以研究、提倡、試驗、推廣職業教育為職志的全國性機構。翌年,在上海創辦中華職業學校。該校主張手腦並用,做學合一。此後幾十年間,黃炎培的教育活動和社會活動主要通過中華職業教育社來展開。

  1917~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黃炎培先後參與瞭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南京河海工程學校、暨南學校、上海商科大學、廈門大學的籌辦工作。與蔣夢麟、陶行知主持《新教育》月刊,任“中華教育改進社”董事、“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會華董等職。其間兩次拒絕擔任北洋軍閥政府教育總長之職。

  “九·一八”事變後,黃炎培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1年3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成立,黃炎培一度擔任主席。1945年7月,與褚輔成等應邀訪問延安,作《延安歸來》一書。1945年12月發起組織民主建國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炎培歷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民主建國會主任委員等職。1965年12月21日病逝於北京。

  黃炎培青年時代即投身資產階級革命,立志教育救國,畢生從事職業教育。他所倡導的職業教育對中國近現代學制的演變、對舊教育的改革都有一定作用,並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培養瞭一批管理和技術人才。

  黃炎培的主要教育論著有:《學校教育采用實用主義之商榷》、《實用主義小學教育法》(與楊保恒合著)、《黃炎培教育考察日記》、《中華職業教育社宣言書》、《南洋華僑教育商榷書》、《中國教育史要》、《我之人生觀與吾人從事職業教育之基本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