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邵陽(今屬湖南)人。生卒年、字型大小不詳。咸通中,舉進士不第,滯留長安。鹹通十二年(871),路巖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召為掌書記。乾符元年(874),複為劍南西川節度使高駢掌書記。乾符五年,高駢徙荊南節度使,又從赴荊南。後終老故鄉。

  胡曾以《詠史詩》著稱,共150首,皆七絕。每首以地名為題,評詠當地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如《南陽》詠諸葛亮躬耕,《東海》詠秦始皇求仙,《姑蘇臺》詠吳王夫差荒淫失國。《自序》說:“夫詩者,蓋蓋美盛德之形容,刺衰政之荒怠,非徒尚綺麗瑰琦而已。故言之者無罪,讀之者足以自戒。”說明其作《詠史詩》本旨,是托古諷今,意存勸戒。其詩通俗明快,褒貶明確,晚唐、五代時頗為盛行。《唐詩紀事》載:前蜀王衍宴飲無度,內侍宋光溥詠《姑蘇臺》詩,王衍為之罷宴。後來明人引入《列國志》、《三國志》等演義作品,流傳更廣。

  《詠史詩》共3卷,《四部叢刊三編》本有胡曾同時人邵陽陳蓋作註及京兆米崇吉評註。另有《安定集》10卷,今佚。《全唐詩》共錄為1卷,僅存數首。事跡見《唐才子傳》、王重民《補唐書胡曾傳》(《中華文史論叢》,1980年第2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