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

  現代詩人、文史學傢、“五四”文學革命的宣導者。初名嗣糜,學名洪騂,字適之。安徽績溪人。1891年12月17日生於上海一個官僚地主兼商人的傢庭。其父為清末地方官吏,其母系農村婦女。

  18955年春,胡適在傢鄉由族人開設的學堂就讀,習四書五經。9歲起,閱讀《水滸傳》、《三國志演義》、《紅樓夢》、《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等小說。思想上則深受其父服膺的程朱理學的影響。

  1904年春去上海,先後在梅溪學堂、澄衷學堂、中國公學、中國新公學就讀,學習瞭英語和西方自然科學,接觸瞭嚴復譯英國赫胥黎的《天演論》,梁啟超《新民說》諸文也給瞭他很大啟發。他在中國公學求學時,曾參加以“對於社會,競與改良;對於個人,爭自濯磨”為目的的競業學會,並一度任白話文會刊《競業旬報》主編,在該刊發表過一些白話文字。這一時期,他對舊體詩發生濃厚興趣,因而放棄自然科學,走上文學、史學的路。

  1910年往北京考取庚子賠款第2期官費生赴美留學,在康奈爾大學先讀農科,後改讀文科,習政治、經濟,兼治文學、哲學。1914年獲文學士學位後,又去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就學於哲學傢杜威,深受其實用主義哲學的影響。胡適後來憶述:“我的思想受兩個人的影響最大:一個是赫胥黎,一個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樣懷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沒有充分證據的東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樣思想,教我處處顧到當前的問題,教我把一切學說理想都看作待證的假設,教我處處顧到思想的結果。”(《介紹我自己的思想》)

  1917年以論文《先秦名學史》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夏回國,任北京大學哲學教授,後又任英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同年,與江冬秀結婚。其時,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他銳意改革,延聘瞭一批從日本、歐美留學回來的新派知識分子任教。他們以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月刊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倡導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運動。胡適是這些運動的積極參加者。

  1917年2月,他尚在美國時,即在《新青年》上發表瞭他回國前寫成的《文學改良芻議》一文,提出文學改良八事:“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濫調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稍後,在《歷史的文學觀念論》中又提出:“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古人已造古人之文學,今人當造今人之文學。”1918年在《建設的文學革命論》中復把所謂“八不主義”總為四條:“一、要有話說,方才說話”;“二、有什麼話,說什麼話;話怎麼說,就怎麼說”;“三、要說我自己的話,別說別人的話”;“四、是什麼時代的人,說什麼時代的話”。他強調,他的“建設新文學論”的唯一宗旨,“隻有十個大字:‘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他認為,“死文字決不能產生活文學”,“中國若想有活文學,必須用白話,必須用國語,必須做國語的文學。”這些言論,反復強調以白話代替文言作為正式的文學語言的主旨,為以新文學取代舊文學打開瞭缺口;對於開展文學革命和創建新文學,都起瞭重要的倡導和推動作用,也是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主要貢獻。

  在“五四”文學革命前後,胡適還陸續發表《論短篇小說》、《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改良》、《談新詩》等文。從創作理論的角度闡述新舊文學的區別,提倡新文學創作;翻譯法國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等名傢的部分作品,為新文學提供借鑒;又率先從事白話文學的創作。早在1917年2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就發表瞭他的幾首白話詩,成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批新詩。這些作品,雖然還留有舊詩的若幹痕跡,但采用自然音節和自由句式,開始打破傳統的詩歌格律,內容也表達瞭民主主義、人道主義的思想情緒。正如他把它們結集時取名《嘗試集》所表明的,他為新詩創作作瞭積極有益的“嘗試”。胡適又於1918年發表自稱為“遊戲的喜劇”的《終身大事》。劇作帶有易卜生的明顯影響;盡管反封建的主題思想相當軟弱,卻以其觸及覺醒中的青年普遍關心的婚姻戀愛自主、婦女解放等社會課題,曾經激起過強烈反響。所有這些,使胡適成為“五四”文學革命和初期新文學運動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與此同時,他還致力於白話文學史的研究和章回小說的考證工作。著有《白話文學史(上)》一書。1920年起陸續寫成的關於《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三國志演義》等書的考證文字,結集為《中國章回小說考證》出版。他將所考證的小說分為兩類,一類以《水滸傳》為代表,稱為歷史小說,著重研究其歷史演變過程;一類以《紅樓夢》為代表,稱為創作小說,著重考證其作者的身世、經歷。1921至1933年間,共作5篇考證《紅樓夢》的文章,否定瞭索隱派的舊紅學,創立“自傳說”,開始瞭後來被稱為“新紅學”的學派。

  胡適這一時期的文學主張、創作實踐、研究工作,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具有較大影響。為此,他和陳獨秀、錢玄同等曾一度成為封建復古主義者攻擊的對象。但他的偏重語言、形式改革,強調點滴演進的看法,他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研究方法,明顯帶有改良主義、庸俗進化論和唯心論、實用主義的色彩。

  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胡適越來越明顯地暴露瞭他的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1918年他曾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但在1919年接編《每周評論》後,卻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宣揚杜威的點滴改良的實用主義思想,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革命主張。1919年秋,杜威來華講學,胡適為翻譯人之一。1920、1921年間,他進一步指責《新青年》對蘇維埃俄國的介紹。在受到李大釗、陳獨秀的批評和抵制後,脫離《新青年》陣營。

胡適手跡

  1922年胡適另辦《努力周報》,發表大量時事述評,提倡所謂“好人政府”,後又附出《讀書雜志》,支持《國學季刊》,鼓吹“整理國故”,並在1925年五卅運動中宣揚“讀書救國”,要求青年“獨坐在圖書館裡”,“救出你自己”,終於從新文化運動的統一戰線中分化出去。

  1927年國民黨政權建立後,胡適雖曾因編集1929年《新月》月刊討論人權問題的文章為《人權論集》出版,一度引起國民黨政府的不滿,但他隨即在1930年4月作《我們走那條路》一文,聲言中國應打倒的“五個大仇敵”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污和擾亂,全然否認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和封建勢力在中國的存在。1933年初,曾參加宋慶齡、蔡元培主持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任北平分盟主席,但旋即因撰文強調維護政府權力,指責民權保障同盟,被同盟除名。此後,在他參加主辦的《獨立評論》上,一再發表支持國民黨政權的文字,走上瞭政治上依附國民黨的道路。

  抗日戰爭期間,胡適曾任國民黨政府駐美大使。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北京大學校長。在當時日益高漲的民主運動中,成為進步青年學生的對立面。1946年參加國民黨政府召開的所謂“國民大會”,並擔任“大會主席”,完全站在和全國人民相敵對的地位。

  30年代至40年代,胡適的主要學術活動,是繼續從事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工作,早在1919年即出版《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一書。繼1927年出版《戴東原的哲學》一書後,1930年輯成《神會和尚遺集》、寫成《菏澤大師神會傳》,先後發表,作為他研究中國禪宗史的成果。1931年發表《淮南王書》,是他研究道傢哲學的成果。1934年發表《說儒》,自認為是研究儒傢的重要著作。抗日戰爭時期在美國期間,曾在哈佛大學講授中國思想史課程。40年代後半期任職北大校長期間,還曾致力於《水經註》的研究工作。有關手稿,1979年在國內發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胡適離開大陸去美國。1954、1955年間,國內學術界從文學、史學、哲學、教育學諸方面,對胡適的資產階級唯心論思想,以及他的反共政治立場,進行瞭批判。1957年,他出任臺灣當局駐聯合國“代表”。1958年,返臺灣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2月24日病逝臺灣。

  胡適主要著作,除已提及者外,尚有《胡適文存》(1921)、《胡適文存二集》(1924)、《胡適文存三集》(1930)、《胡適論學近著》(1935)、《藏暉室劄記》(1939)等。胡適逝世後,又有《胡適手稿》、《胡適選集》、《胡適口述自傳》等書,在臺灣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