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即巴克特裏亞,其疆域包括今阿富汗北部、蘇聯塔吉克的中部、南部、東部和烏茲別克的一部分,曾經是一個文明古國。巴克特裏亞人早在西元前10世紀上半葉就定居在阿姆河上遊。西元前6世紀後期,巴克特裏亞被波斯帝國劃為行省。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東征時入侵巴克特裏亞。西元前250年,巴克特裏亞總督狄奧多托斯宣佈獨立,建立希臘-巴克特裏亞王國,疆域最廣時,北面包括粟特,向南擴展至喀佈爾、旁遮普與印度河下遊地區。西元前140~前135年間,巴克特裏亞被西遷的大月氏人佔領,其其後曾歸於貴霜帝國和薩珊王朝治下。公元5~6世紀先後被般噠人和突厥人占領,8世紀初阿拉伯人入侵。

公元前4世紀的銅雕

  巴克特裡亞曾是中亞的一個文明古國,在故都巴爾赫的考古發掘表明,那裡最早的文化層屬公元前10世紀上半葉末期。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瑣羅亞斯德教(即拜火教,中國亦稱祆教)於公元前6世紀創始於此,為當地大多數居民所信奉。由於自然破壞與8世紀阿拉伯人入侵後的宗教迫害,在巴克特裡亞遺存下來的古代文物數量有限,但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其中尤以公元前4~公元8世紀這1200多年的文化遺產最為學術界重視。

  1877年在卡巴迪安地區(今米高揚納巴德)收集到一批藝術品,後來以“阿姆河寶藏”的稱謂聞名於世,計有177件工藝品與1300枚古幣,大多制作於公元前4~前2世紀間,表現瞭巴克特裡亞人卓越的藝術才華。

  巴克特裡亞的建築藝術達到過相當高的水平,那裡曾建有大城市及大型城市居民點,古城系希臘-巴克特裡亞王國時代所建,城墻厚實,上建長方形望樓,市區平面規劃整齊,住房多用小扁石塊修築,基礎則用生磚砌成,國都的王宮與貴族府邸更以壁畫裝飾。

  希臘人統治時期發行過大量貨幣,其中流傳下來的成為研究這一時期的歷史與藝術的珍貴資料。這些貨幣正面為歷代希臘統治者的肖像,皆系公元前3~前2世紀鑄成。這些肖像生動傳神,突破瞭在錢幣上通常隻刻畫理想化君主形象的慣例,而把這些帝王的個人特點表現出來,反映出巴克特裡亞藝術傢的才華與尊重現實的創作態度。希臘-馬其頓的征服者們也力圖在宗教信仰上影響巴克特裡亞人,因此在錢幣背面都鑄有希臘諸神,如宙斯、赫拉克勒斯與阿波羅的形象,但是本地居民並沒有放棄自己原來的宗教信仰。這些錢幣並不能證明當地人的文化已同化於純希臘文化,事實上是兩種文化相互影響的產物。由於歷史原因與地理位置,巴克特裡亞與希臘和印度在文化上都發生過廣泛的聯系。 z  20世紀在原巴克特裡亞王國地區進行過系統的考古發掘,發現瞭許多建築遺址、雕塑、器皿與壁畫。這些發掘點星羅棋佈,其中以卡爾查揚、艾爾塔姆、昆都士、埃卡努姆、蘇爾克·考塔爾等處最為著名。

  卡爾查揚是貴霜時期的城市居民點,建於公元前1~公元2世紀間,由卡爾查揚村附近的幾個小山丘組成,位於烏茲別克南部。在其中一個小丘上發掘瞭一座宮殿式小建築,屋頂鋪瓦,由木柱支撐,其基礎為石墩。在現場獲得許多陶器與古幣,最有價值的是墻面上的泥塑浮雕。其中有幾尊古典神像,如雅典娜和阿波羅等,此外還有一些當地人的形象。分組浮雕群像表達瞭不同的主題,有國王、王後及王族,還有身著長褲、長袍的騎士,腰帶緊束,威武矯健。六七匹飛奔的馬,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實為雕塑之珍品。

  據記載,佛教在公元前3世紀中期已傳入巴克特裡亞。在貴霜王朝時代,佛教更得到廣泛傳播,因此佛教美術也盛行起來。1932年,在阿姆河右岸艾爾塔姆村附近曾經發現過1塊石板浮雕殘片,被丟棄在水中。1936年在考察艾爾塔姆村一所佛教寺廟遺址時又發現瞭另外7塊同樣形式的浮雕殘片,石板為泥炭巖,高0.5米,共7米長,系高浮雕,雕刻著佛教題材的伎樂天,每個形象周圍都裝飾著植物葉莖,刀法粗獷有力,人物形象敦厚樸實,表現出當地人的面部特征。他們手捧樂器,面露微笑,顯示出內心的恬靜與快樂,雖然表現的是宗教題材,卻使人們感受到親切的世俗生活的氣息。巴克特裡亞雕塑傢在藝術創作中將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最喜愛的形象融入神的世界中,這組浮雕為貴霜王朝時期佛教美術的代表作。在昆都士一座寺院內發現的泥塑頭像,初步鑒定為2~3世紀的作品,體現瞭佛教美術與希臘文明的融匯,頭像發式十分典雅,有的是短發卷高聳前額;有的則是蓬松的長發卷輕披肩頭,塑像的面部兼有希臘人的古典美與中亞人的稚拙美。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中,巴克特裡亞成為佛教文化的重要中心,佛教美術也從這裡沿絲綢之路繼續向東傳播,在中國新疆吐木楚克發現的泥塑中也有一些頭像的面型與發式酷似艾爾塔姆、昆都士等地的塑像。

  巴克特裡亞作為一個國傢早已不復存在。但是勤勞智慧的巴克特裡亞人為人類文明作出的卓越貢獻卻永載史冊。巴克特裡亞在經濟與文化方面都曾經是當時高度發達的國傢之一,古代作傢們多次稱其為“偉大的王國”。同時巴克特裡亞也先後接受過伊朗、希臘與印度文化的影響。在長期的文化交流過程中,巴克特裡亞美術吸收瞭各種成分以豐富自己,並同外來的影響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從而形成瞭獨具特色的風格,在世界美術寶庫裡占有永恒的一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