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0世紀前後產生的民族繪畫。它以日本的題材、方式和技法製作,與當時流行於日本的中國風格的唐繪相區別。

  大和繪10世紀前後開始萌芽,11世紀大體完成,19世紀還在流行,作為概念至今仍在使用。在大和繪形成前,日本流行的是從中國輸入的唐朝繪畫及日本畫傢的臨摹品。大和繪的產生與唐代文化影響的衰落和日本文化的復興有關。當時的畫傢開始以貴族的日常生活為畫題,表現其思想感情及日本的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適應日本人的審美要求,在技法和和樣式上不斷追求日本風味。

  大和繪主要以與貴族私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為題材,此外還表現與戰爭、宗教有關的題材。它除瞭畫在以紙、絹等為質地的材料上外,一般畫在邸宅的障子、隔扇和屏風上,並以連續故事和長卷形式出現,還在畫面上書寫吟誦四季景色的和歌,使詩、書、畫三者同時獲得鑒賞。

  大和繪為追求一種及時行樂的唯美主義情趣,避免零亂的線條和過於嚴峻的筆法,采用濃艷的色彩,具有華麗的特征。最標準的大和繪可說是11世紀前後完成的《源氏物語繪卷》和《信貴山緣起繪卷》這兩大作品,同時它們也代表瞭大和繪的兩類畫風。《源氏物語繪卷》,以著名長篇愛情小說《源氏物語》為基礎,以濃麗的色彩和“引目鉤鼻”的程式化人物造型,顯示著強烈的裝飾趣味和幻想的氣氛;後者則是以活潑遊動的線條洋溢著生動詼諧的色彩。

  作為大和繪主要形式的長卷被稱繪卷物。繪卷物又可分為宗教繪卷、文學繪卷、戰記繪卷等類。

  鐮倉時代的大和繪還殘存著相當多的平安時代的畫風,而到瞭室町時代,卻發生瞭相當大的變化。室町時代土佐派到桃山時代的宗達光琳派的畫傢們繼承並發展瞭大和繪的優秀傳統,以柔和的筆觸、豐富的色彩和溫雅的情調,在體現日本人的精神、趣味和感情方面獲得瞭獨到的成功。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傢自稱大和繪師,他們在形式和情趣上汲取瞭大和繪的許多傳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