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宋畫傢。字子西,濠梁(今安徽省鳳陽縣)人。生卒年不詳。仁宗時已享盛名,神宗熙寧(1068~1077)初,受詔與艾宣、丁貺、葛守昌等同畫垂拱殿屏風,崔白畫藝超出眾人之上,受到神宗皇帝的特別欣賞,補為圖畫院藝學,元豐(1078~1085)年間升為待詔。崔白善畫花竹翎毛,亦工佛道壁畫。英宗治平二年(1065),由於汴河水漲,相國寺壁畫坍毀,崔白與另一名手李元濟參加瞭壁畫修復與繪製,他在相國寺東廓畫熾盛光佛十一曜坐神等,受到當時人們的稱讚。據《宣和畫譜》著錄錄,他還畫過《惠莊觀魚圖》、《謝安東山圖》、《子猷訪戴圖》、《襄陽早行圖》、《賀知章遊鑒湖圖》等名士題材的人物畫。

  北宋承五代之後,花鳥畫呈現出繁榮局面,宋初宮廷花鳥畫以黃筌的工致富麗的花鳥體制為標準,評定藝術高下,延續達100年之久。崔白進入畫院後以更為生動自然的花鳥畫,打破瞭黃傢畫派對宮廷花鳥畫的壟斷局面,使畫風發生明顯的變化。

  崔白畫花鳥,善於通過對季節變化的自然環境中花鳥情態的細致刻畫,取得真實生動的效果。他的畫構思新巧,畫法上工中帶寫,不尚瑣碎,特別是畫敗荷蘆雁等秋冬季節的花鳥尤具特色,並以畫鵝及龍著名。據記載他作畫多不用木炭起稿,繪界畫不借用直尺界筆,而“曲直方圓,皆中法度”,“落筆運思即成”,反映瞭他藝事高超技巧熟練。宣和內府藏其作品241件,所著錄畫目中多為敗荷竹鴨、秋荷雙鷺、秋塘群鵝、蓼汀群鳧、墨竹野鵲、雪蘆寒雁、密雪鶻兔、雪竹山鷗之類,這都是前人很少描繪的。

  現存崔白《雙喜圖》是其重要傳世作品,表現秋風勁吹搖撼樹木,雙鵲掠飛鳴噪,引起野兔的回首觀望,風竹敗草和雀兔之間的聯系情節中極為生動地表現瞭荒寒氣氛(見彩圖)。《寒雀圖》則畫冬季枯樹上10餘隻麻雀蜷縮鳴叫的不同情態。《竹鷗圖》(應是大幅屏風畫中的一條)畫白鷗在秋季水邊逆風而行,構思及風格技巧都體現瞭崔白的特色。

《雙喜圖》(北宋) 崔白

《寒雀圖》(部分)

  崔白弟崔愨,字子中。亦為宮廷花鳥畫傢。官至左班殿直。其畫風與崔白相類,尤愛畫兔,自成一傢。崔白之孫崔順之,畫花鳥亦有其祖遺風,頗受當時人們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