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陶俑。已知時間最早的當屬山東、山西和河南三省春秋戰國墓葬所出土者,一般形體較小,高4~10釐米。山東臨淄郎傢莊1號殉人墓的6個陪葬坑中計有6組陶俑,出土時已殘破,有舞蹈、站立等姿態。女舞俑較為完整,臉面系用泥坯削成有棱的斜面,然後以黑彩勾眉眼,以紅、黃、黑、褐等條紋描繪衣裙。山西長治分水嶺126號墓出土18個陶俑,或立或跪、或抱或負,頭有發,足下平齊有一孔。河南輝縣琉璃閣140號墓有戰國晚期陶俑兩個,系捏制,面部豐滿,塗朱色,冠塗黑色。這些陶俑雖雖然制作粗糙,燒制火候低,易碎爛,但它是中國早期陶俑的珍貴實物,對雕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